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位于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东北林区森林沼泽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野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境和森林沼泽生态系统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1]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中段,横跨小兴安岭主脉的南北两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28°10′15″—128°33′25″,北纬48°13′07″—48°33′15″。
气候
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0.4℃左右,夏季平均温度为20℃至22℃,且昼夜温差较大,有6个月的冰封期。
水文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区域河流充沛,拥有流域面积广阔的友好河水系。
面积类型
保护区总面积60687公顷,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836种,其中包括1亚种,23变种,3变型。其中苔藓植物56科,100属,183种,占保护区总科数的35.22%,占总属数的24.15%,占总种数的21.89%;蕨类植物41种,隶属于14科,26属,分别占保护区总种数的4.90%;占总科数的8.81%;占总属数的6.28%;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植物)612种,占总种数的73.21%,隶属于89科,288属,分别占保护区科、属的55.97%,69.57%。
动物资源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动物区系属古北界、东北亚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小兴安岭山地省,野生动物[2]区系介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其东部为三江平原,西部为松嫩平原。因此,野生动物区系组成比较丰富。
黑龙江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现存的脊椎动物共有330种,其中鱼类有5目11科43种;两栖类有2目4科8种;爬行类共有3目4科11种;鸟类17目44科221种;兽类6目l6科47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6种。此外,还有昆虫动物12目95科370种。
视频
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位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生态旅游简介,搜狐,2019-07-24
- ↑ 最适合观察野生动物的10个地方,搜狐,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