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良姜 (月桃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良姜学名Alpinia officinarum英文名称:Galangal[1],别称良姜小良姜良姜子蛮姜风姜南姜沙姜芦苇姜山姜廉姜三奈三奈子红豆蔻豆蔻红蔻红豆扣红扣番郁金诺卡膏良姜膏凉姜雷州高凉姜佛手根郭哈伙哈贺哈比目连理花等,为姜科山姜属植物。

分布

原产于中国南部与海南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爪哇婆罗洲,本种现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泰国台湾等地,中国国内野外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南部等省份,云南亦人工引种栽培。野外常生于灌丛或疏林之中。本种模式标本采自于广东海南

形态特征

高良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40-150厘米 。假茎发达,地下根状茎块状,根茎圆柱形,淡棕红色,横生,具节,节上长有膜质环状鳞片,直径约1-1.5厘米

片线形,革质,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渐狭,两面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长约20-30厘米,宽约1.2-2.5厘米叶舌披针状线形,薄膜质,先端渐尖,不分裂,全缘,长约1.5-3厘米,长可达5厘米。

排列成总状花序,顶生,直立或略弯,披短柔毛,长约6-10[[厘米];花序轴披绒毛;小苞片卵形,细小,迟落,长不及1毫米;小花梗长约1-2[[毫米];花萼管状,披短柔毛,先端具不明显的3齿裂,一侧开裂至中部,长约8-14毫米花冠白色,冠管比萼管为短,长约1厘米花冠裂片长圆形,披绢毛,长约1-1.5厘米;后方一枚裂片较大,呈兜状;唇瓣长圆状卵形,先端微卷及微缺,白色带红色线条,长约2厘米雄蕊1枚,长于花冠管喉部上方,长约1.6-1.7厘米;退化雄蕊侧生,呈锥状,长约3毫米花丝线形,长约1厘米花药药隔无附属物,长约6毫米子房3室,密披绒毛;花柱细长,柱头2唇裂,基部长有2枚合生的圆柱形蜜腺。

为蒴果,圆球形,表面不具纵纹,成熟时红色,直径约1-1.2厘米;种子多数,纯棱角,棕色,具假种皮。

医药用途

本种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高良姜,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味辛,性热,归脾、胃经,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 ,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抗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临床应用于胃脘疼痛及脘腹胀满之症。

药材鉴定

中药高良姜以干燥根茎入药,于初采收,清除须根及鳞片等杂质后,洗净切段晒干;本品呈圆柱形,红棕至暗红色,表面具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多弯曲,具节及分枝,长约5-9厘米,直径约1-1.5厘米;节间长0.2-1厘米,一面具圆形的根痕;质地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呈纤维状或裂片状,中柱占约三分之一;气香,味辛辣 ;传统经验则认为以色红棕、气香、味辣、分枝少者为佳;本品载录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定为中药高良姜的的法定原植物来源种,主要透过气相色谱法等指标测定,规定药材中的桉叶素含量不得少于0.15%,以控制药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良姜 Gaoliangjiang  .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