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港培正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香港培正中学是香港九龙何文田的一所中学,由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位于培正道20号,其校色分为红色、蓝色。 1889年,广…”)
 
行 1: 行 1:
香港培正中学是香港九龙何文田的一所中学,由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位于培正道20号,其校色分为红色、蓝色。
+
''' 香港培正中学''' 是香港九龙何文田的一所中学,由[[ 香港]] 浸信会联会创办,位于培正道20号,其校色分为[[ 红色]] [[ 蓝色]]
  
1889年,广州浸信会在广州开办书塾,成为香港培正中学的雏型。1933年,广州培正中学在香港现址创立香港培正中学的分校。1935年9月,香港培正中学开设了初中一级,1938年正式开设了初中部,在1940年又开了高中部。1941年香港沦陷时培正一度停办,1945年日军投降后,培正借用九龙塘学校的校舍复课,翌年搬回何文田原来的校舍。
+
1889年,广州浸信会在广州开办书塾,成为香港培正中学的雏型。1933年,广州培正中学在香港现址创立香港培正中学的分校。1935年9月,香港培正中学开设了初中一级,1938年正式开设了初中部,在1940年又开了[[ 高中]] 部。1941年香港沦陷时培正一度停办,1945年[[ 日军]] 投降后,培正借用九龙塘学校的校舍复课,翌年搬回何文田原来的校舍。
  
 
==办学历史==
 
==办学历史==
行 7: 行 7:
 
===早期===
 
===早期===
  
 在1933年时,该校在何文田购地五万余方呎,建校舍。最初只设有小学六班,并没有设立中学部。直至1935年九月才开设了一班初中。延至1938年,新校舍建立,增设了初中部。在1940年,增设了高中部。
+
 在1933年时,该校在何文田购地五万余方呎,建校舍。最初只设有小学六班,并没有设立中学部。直至1935年九月才开设了一班初中。延至1938年,新校舍建立,增设了初中部。在1940年,增设了[[ 高中]] 部。
  
 在1941年,由于香港沦陷,校舍被占,被迫停办,教职员生惟有转往澳门或国内。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暂借九龙塘学校复课。次年则迁回何文田上课,设小学及初中。在1949年重设高中。而在1950年,“私立广州培正中学香港分校”正式易名为“香港培正中学”。
+
 在1941年,由于香港沦陷,校舍被占,被迫停办,教职员生惟有转往[[ 澳门]] 或国内。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暂借九龙塘学校复课。次年则迁回何文田上课,设小学及初中。在1949年重设高中。而在1950年,“私立广州培正中学香港分校”正式易名为“香港培正中学”。
  
 
===中期===
 
===中期===
  
 辟校之初,只有A、B、C、D校舍数间。至1952年,得政府赠地十二万余呎,遂发起新校舍筹建运动,全校员生热烈支持。1953年九月,新校舍﹝E座﹞落成,更恭请到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启钥仪式。
+
 辟校之初,只有A、B、C、D校舍数间。至1952年,得[[ 政府]] 赠地十二万余呎,遂发起新校舍筹建运动,全校员生热烈支持。1953年九月,新校舍﹝E座﹞落成,更恭请到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启钥仪式。
  
 六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校长林子丰先生呼吁创办专上学院及筹建六十五周年纪念校舍,学生家长咸表响应,即席捐助巨款者多人。不久,六十五周年纪念校舍﹝包括宗教馆、体育馆及G座课室﹞全部落成启用。同时,学校北面围墙外马路,由政府取名“培正道”。
+
 六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校长林子丰先生呼吁创办专上学院及筹建六十五周年纪念校舍,学生家长咸表响应,即席捐助巨款者多人。不久,六十五周年纪念校舍﹝包括宗教馆、[[ 体育馆]] 及G座课室﹞全部落成启用。同时,[[ 学校]] 北面围墙外马路,由政府取名“培正道”。
  
 
===当前===
 
===当前===
  
 现在,该校铺设了电脑网络,设有多媒体课室、多媒体图书馆、多媒体示范实验室、多媒体语言室、电脑辅助学习室、电脑辅助设计科技室,多媒体音乐室、电脑美术室、电视台、教学资源中心、宗教馆、雨天操场、更衣室、攀石墙、礼堂、控制室、多用途活动室、语言室、音乐室及体育馆。被称为资讯科技学校。
+
 现在,该校铺设了电脑网络,设有多媒体课室、多媒体图书馆、多媒体示范实验室、多媒体语言室、电脑辅助学习室、电脑辅助设计科技室,[[ 多媒体]] 音乐室、电脑美术室、[[ 电视台]] 、教学资源中心、宗教馆、雨天操场、更衣室、攀石墙、礼堂、控制室、多用途活动室、语言室、音乐室及体育馆。被称为资讯科技学校。
  
 
2006年,F座教学大楼落成,名命为许士芬博士大楼,设备有演艺教育中心、音乐教育中心、艺术教学中心、传意教育中心、环球教室、教师办公室、校园电视台等。
 
2006年,F座教学大楼落成,名命为许士芬博士大楼,设备有演艺教育中心、音乐教育中心、艺术教学中心、传意教育中心、环球教室、教师办公室、校园电视台等。
  
1997年12月18日 - 前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到访培正
+
1997年12月18日 - 前[[ 香港]] 特首董建华先生到访培正
  
1999年10月16日 - 诺贝尔得奖校友 -崔琦先生重访母校
+
1999年10月16日 - [[ 诺贝尔]] 得奖校友 -崔琦先生重访母校
  
 
2001年 2月14日 - 台北市长马英九先生访问培正中学
 
2001年 2月14日 - 台北市长马英九先生访问培正中学

於 2020年7月25日 (六) 22:28 的修訂

香港培正中學是香港九龍何文田的一所中學,由香港浸信會聯會創辦,位於培正道20號,其校色分為紅色藍色

1889年,廣州浸信會在廣州開辦書塾,成為香港培正中學的雛型。1933年,廣州培正中學在香港現址創立香港培正中學的分校。1935年9月,香港培正中學開設了初中一級,1938年正式開設了初中部,在1940年又開了高中部。1941年香港淪陷時培正一度停辦,1945年日軍投降後,培正借用九龍塘學校的校舍複課,翌年搬回何文田原來的校舍。

辦學歷史

早期

在1933年時,該校在何文田購地五萬餘方呎,建校舍。最初只設有小學六班,並沒有設立中學部。直至1935年九月才開設了一班初中。延至1938年,新校舍建立,增設了初中部。在1940年,增設了高中部。

在1941年,由於香港淪陷,校舍被占,被迫停辦,教職員生惟有轉往澳門或國內。至1945年,抗戰勝利,才暫借九龍塘學校複課。次年則遷回何文田上課,設小學及初中。在1949年重設高中。而在1950年,「私立廣州培正中學香港分校」正式易名為「香港培正中學」。

中期

辟校之初,只有A、B、C、D校舍數間。至1952年,得政府贈地十二萬餘呎,遂發起新校舍籌建運動,全校員生熱烈支持。1953年九月,新校舍﹝E座﹞落成,更恭請到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啟鑰儀式。

六十五周年紀念大會,校長林子豐先生呼籲創辦專上學院及籌建六十五周年紀念校舍,學生家長咸表響應,即席捐助巨款者多人。不久,六十五周年紀念校舍﹝包括宗教館、體育館及G座課室﹞全部落成啟用。同時,學校北面圍牆外馬路,由政府取名「培正道」。

當前

現在,該校鋪設了電腦網絡,設有多媒體課室、多媒體圖書館、多媒體示範實驗室、多媒體語言室、電腦輔助學習室、電腦輔助設計科技室,多媒體音樂室、電腦美術室、電視台、教學資源中心、宗教館、雨天操場、更衣室、攀石牆、禮堂、控制室、多用途活動室、語言室、音樂室及體育館。被稱為資訊科技學校。

2006年,F座教學大樓落成,名命為許士芬博士大樓,設備有演藝教育中心、音樂教育中心、藝術教學中心、傳意教育中心、環球教室、教師辦公室、校園電視台等。

1997年12月18日 - 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到訪培正

1999年10月16日 - 諾貝爾得獎校友 -崔琦先生重訪母校

2001年 2月14日 - 台北市長馬英九先生訪問培正中學

2003年11月27日 - 何添夫人陳淑芳女士紀念堂(H座)啟用,同日鄭成業校長榮休,由葉賜添校長繼任。

2006年12月16日 -許士芬博士大樓(F座)揭幕禮暨「明日校園」啟動典禮,榮邀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先生蒞臨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