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韩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韩城

来自 陕西文明网 的图片

中文名: 韩城市

外文名: HanCheng City

别名: 夏阳、龙门、桢州、少梁

方言: 陕西话、关中方言

行政区类别: 副地级市

所属地区: 陕西省

韩城陕西省省内计划单列市。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始置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韩城县。1983年10月改为韩城市,2012年5月升格为省内计划单列市,副地级市。

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既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工业核心城市,又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秦晋咽喉,承东启西,面向中原,连陕晋豫,是关天经济区发展的“东大门”。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韩城位于中国牌图中心部位,是西部与中部、陕西与山西、关中与陕西的交汇点,是华北入陕的第一道门槛,是秦晋黄河岸边重要的工业能源与文化旅游城市。同时,又是丝路经济带、陕甘宁经济带、黄河金三角与陕西东大门经济带上重要的一极。

韩城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境内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石、 煤层气、铝矾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水资源得天独厚,境内黄河流程74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6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2.5亿立方米。[1]

建制沿革

韩城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夏、商属雍州,《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录。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而史以“龙门”为韩城地域的代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传)封于韩,食采于韩原一带,称韩(侯)国。周宣王时,秦仲少子康又受封于梁山,是谓梁(伯)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秦穆公所灭,今韩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韩城县志》载:“韩,候、伯之国也”。

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万于韩原。《博物志》载:“韩,武子采邑”。武子后,献子厥从封姓为韩氏,当时,晋占有河西之地与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与晋惠公夷战于韩,秦败晋,虏其君,晋献河西地。周顷王二年春(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

战国时,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属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庞。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少梁属魏。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败魏于少梁,俘魏相公孙痤,攻取魏繁庞城。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在今大荔县境内),斩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为夏阳,置邑。

秦灭六国,夏阳属内史地。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翳被封为翟王,领陕西北部地区。八月,刘邦入关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内史郡之一部分为左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夏阳属之。

新莽时,改夏阳为冀亭,属列尉大夫治。

东汉时期,光武中兴,国都东迁,西京三辅(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不变,冀亭又复名夏阳,仍属左冯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魏雍州冯翊郡,晋仍因之。后属华山郡。

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肤施(今延安)迁居夏阳避羌乱。七年(351),苻健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阳属华州华山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隶同州武乡郡。宇文觉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合阳。

隋开皇十八年(598),夏阳自合阳分出,重新设县,以古韩国改名韩城,属冯翊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属西韩州。八年(625)州治迁韩城,领韩城、合阳、河西三县。太宗贞观八年(635)废州。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韩城为夏阳,隶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

五代后梁时,仍属河中府。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隶同州。

北宋,隶永兴路定国军冯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将娄宿,自韩城履冰入陕,关中遂没于金。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年),设祯州,领韩城、合阳二县。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废州为县,二年又复设祯州,县址迁至今县城西北二十里土岭。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撤祯州,改属同州,县址迁回原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韩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关道。

清初沿用明制,属西安府同州潼关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韩城仍属之。

辛亥革命后,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韩城第二次解放。初属黄龙分区。1949年6月改属大荔分区。1950年5月大荔分区撤销,改属渭南分区。1956年10月,直属省辖。1959年1月,合阳县及黄龙白马滩公社并入韩城。1961年8月,恢复原建置,仍渭南专区,1972年3月改专区为地区,韩城仍为辖之。1983年10月国务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县为市,仍属渭南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12年5月升格为省内计划单列市,副市厅级。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韩城社火:韩城民间社火种类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

高跷芯子、锣鼓、烟火、跑旱船、耍神楼、跑竹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楼为代表。在游艺社火中,以芯子最有特色。耍神楼本来是西庄八社迎送法王上庙时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别具一格,被誉为韩城社火之王。西庄镇东庄村的"耍神楼"社火节目多次在省内外表演,声名远震。逢年过节,韩城的社火队列中,总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约丈余,惊险热烈;而北塬则盛行背芯,欢快潇洒,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历史上常有射虎(即猜谜)穿插其间,文化韵味很浓。韩城秧歌是在韩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浓的地方戏,其优美的唱腔很为韩城群众喜爱。在别的剧种占据了舞台的情况下,它也走进了社火的队列之中。锣鼓是社火的乐队。黄河锣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缤纷的社火队有声有色。"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为欢庆丰收而表演的"百面锣鼓"也很为韩城群众所喜爱。

韩城秧歌:秧歌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一种歌舞形式,在各地的发展和兴衰参差不齐。陕西韩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史之乡,民间秧歌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既有众多的农民歌手,历史上又有文人参与编撰歌词,得以“雅俗共赏,古今汇通”。关中民歌艺人中,以韩城秧歌艺人誉有美名者最多。“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出来美死人;郴州梨,玻璃翠,跟前走,往后退,你听了入味不入味;广才文,贵喜酸,只有二劳跑得欢”……都是群众给秧歌艺人起的浑名,赞美他们的高超演技。据史料记载,1935年,韩城高神殿上摆赛台,四种当地戏曲和民间歌舞登台演出,最后还是秧歌胜出。

韩城谏公鼓吹乐:韩城“谏公”鼓吹乐是韩城市西庄镇杨村王门后裔尊神敬福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古韵古味,优雅动听,独具一格。“谏公”曲谱由来已久,清顺治年间,王姓家族每年春节正月初一祭拜祖先,在祖先牌位前演奏此曲,以示不忘祖恩。康熙年间,因天下安定,王姓人丁兴旺,生活富裕,祭祖时感到乐曲单调,乐器破烂,后增添铙、钹、云锣、海牛、小镲等乐器,经过精心探讨,将曲谱起名曰“谏公”(即尊长之意)。其音量高低快慢有序,恭敬祭神,祭拜结束,方可演奏其它曲谱。从此,每年清明节祭玉皇神和敬法王时皆演奏此曲。

韩城行鼓: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喻指把鼓挎在腰间,边行走边敲击之意。历史上,在韩城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锣鼓队,不论逢年过节,还是求神祈雨,总能听到激昂的锣鼓声。

韩城锣鼓:在过年过节,喜庆之日,祈福求雨之时都会看到锣鼓表演,陕西锣鼓具有节奏明快、粗犷劲雄、激昂高越、形式多变、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既能在野外表演,又适宜于舞台演出。表演气氛热烈,动作花梢,振奋人心,一派阳刚之美。陕西锣鼓种类较多,比较有名的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和咸阳牛拉鼓。但是讲起种类来,还是要数韩城的锣鼓,它可是有着白面锣鼓之称,韩城锣鼓形式多样,但就其主要派别与形式来划分,有韩城行鼓和韩城围鼓之分。

韩城围鼓:韩城围鼓原名西川锣鼓(因韩城围鼓主要分布在韩城境内的西川沿线而闻名)。其中又以薛峰境内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围鼓最负盛名,因其所居地为薛峰境内,故又名薛峰围鼓。薛峰锣鼓相传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宋辽战争期间,薛峰川境内为战争的前沿阵地,相传杨家将中的杨九郎经常带领北宋军队在这里出没作战,后人为纪念杨家将,便将杨家将击鼓作战时鼓乐流传下来。后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一大批融合农村文化生活,节日喜庆等的鼓乐曲牌,或表达农耕时期,庄稼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或表达宗庙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诚心境,形成了今天这种集战争鼓乐与节日喜庆、宗庙祭祀于一身的韩城围鼓。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