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云贵高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贵高原( Yunnan-Guizhou Plateau ),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西面的云南高原海拔在2000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是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锺乳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起相同纬度省城为低,但因纬度低,故冬季不比中国温带地区那么寒冷,在夏天也不会有酷热难当的天气,有"四季如春"的美名。[1]

云贵高原上属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差别显著。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受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柳江河流切割,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


云贵高原形成

云贵高原金鸡峰照片来自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距今约2.08亿年前的中生代三迭纪晚期,印支运动爆发,地壳隆起拗陷交替出现,沉积物不断堆积,来自东部及北部挤压,使物质向一个方向集中,加之受重力均衡作用影响,使地壳逐渐加厚,新生代以来地面迅速抬升,高原形成,距今约3600万年至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始新世时期,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云贵高原被再度抬升。

新近纪到早更新世期间,贵州受到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共同影响,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地貌相对较为平缓,中更新世以来,受青藏高原不断隆升作用的影响,促进了云贵高原的形成,形成了贵州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云贵高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茂盛。植物根部分泌的酸类以及植物体分解时所产生的酸类都特别多。因而这里无论雨水、河水还是地下水,二氧化碳的含量都比较高。高温多的气候和茂密的植被,为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发育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无孔不入的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沿著岩石裂隙溶蚀出一道道裂缝,如果这些裂缝是直立的,就逐渐形成漏斗状的凹坑和溶沟,再继续扩展到彼此连通时,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成为石芽、孤峰和残林了。如果水沿地下的裂隙溶蚀,就慢慢溶蚀成巨大的洞穴(溶洞)。地表水遇到地下溶洞,就会突然消失变成伏流(暗河)。因此,在石灰岩地区,到处可以看到秀丽多姿的石林,深邃曲折的溶洞,忽隐忽现的暗河和一座座横跨河谷的“天生桥”。山奇水秀,妩媚多姿。[2]

云南高原

云南高原照片来自

位于哀牢山以东的云南省东部地区,因其在云岭以南,故称为云南高原.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著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

贵州高原

贵州高原照片来自

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因此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以贵州西部最明显,高原面因长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态;在这个高原面下,分布著一些盆地(坝子),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

视频

《地理中国》 20161007 江山多娇·云贵探幽 | CCTV

地理科 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

四大高原之云贵高原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