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集腋成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集腋成裘
原图链接[来自 网络 的图片]
jí yè chéng qiú

近义词积土成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反义词积羽沉舟

出 处 :《慎子

体 裁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集腋成裘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jí yè chéng qiú,意思是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出自《慎子·知忠》。

原文

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故桀之所以亡。尧不能以为存。然而尧有不胜之善。而桀有运非之名。则得人与失人也。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1]

译文

亡国的君主,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罪过;会治理国家的君主,也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要治理动乱的国家,关键在于任贤使能,而不在于忠臣的多少。

因此,有贤能的人都能得到重用,连君主也会得到恩惠;只靠忠臣统治天下,灾难就会危及整个国家。

所以,夏桀使国家灭亡的措施,即使让唐尧使用也不能使国家安存。

然而,唐尧有非常好的善行,夏桀有运用无才无德之人的罪名,关键在于是得到人材或是失掉人材。

所以,修建庞大皇宫所用的木材,决不是一棵树的材料;纯白的狐皮裘衣,决不是一只狐狸皮所能做成的;而国家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的形成,也决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做到的。

典故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战国时期鲁够人,他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

墨子主张举拔贤人,一定要打破等级制度,将尚贤真正落实在政治上。贤良之士是国家之宝,要治国,先要萃集精英、广纳贤士,因为“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意思是江河里的水,不是从一个源头流下来的,价值千金的白色狐裘,也不是由一只狐狸腋下的白毛积成的。狐狸虽不见有纯白者,然将一只只狐腋下的一小块纯白毛皮,聚集起来之后,便可缝制成一件纯白狐裘,轻柔难得,至为珍贵。所以墨子便用此来说明贤良之士的多寡,影响到国家的强弱兴衰,所以国君应该亲近人才,尊重人才,将人才聚集,并加以重用,国家才能强盛不衰。

视频

集腋成裘

参考资料

  1. 集腋成裘,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