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果仁 |
---|
|
陳果仁 (Vincent Jen Chin ,1955年-1982年6月23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為第二代華僑,父母移民美國,在底特律郊區經營中餐館。陳果仁在美讀書長大,畢業後於底城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擔任設計工程師,於一次衝突事件中為白人父子殺害,其事影響甚鉅,促成泛亞裔爭取美國社會平等待遇與權利的群眾運動,稱「陳果仁事件」。
生平事略
陳果仁為孤兒,養父名陳炳興(C.W. Hing)、養母名陳余瓊芳(Lily Chin)。陳炳興因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軍服役,獲得能將太太陳余瓊芳帶到美國的權利。夫妻來美後陳余瓊芳因無法順利懷孕,1961年他們決定領養6歲的陳果仁。1960年代,陳果仁就在密西根州高地公園Woodward Avene一帶長大,直到1971年舉家搬遷到密西根州歐肯公園,陳果仁從歐肯公園高中畢業[1]。
成長背景
1960-1970年底特律歷經景氣衰退期,隨著零售商和小業主的離開,城市稅收不斷下降。十年間,底城東南部的大量建築和房屋被遺棄。1967年底特律發生暴動,廢除了有種族歧視的公車業,使得白人大量遷離,南方非洲裔黑人不斷湧入,白人工作機會減少,加上毒品海洛因和可卡因泛濫,犯罪率急遽上升。1970年代,石油危機重創美國汽車產業,日本經濟急速膨脹,汽車工業超越了美國,動搖了美國的國本,再加上大量投資美國的房地產,擁有洛杉磯市中心一半以上的商業大樓資產,引起了「日本要把美國西海岸殖民化」的恐慌,仇日和懼日的心理在底特律蔓延。由於汽產陷入低谷,不少工人遭解僱,他們普遍認為是日本人剝奪了就業機會,於是仇日情緒高漲[2]。陳果仁生前便收到了有關種族歧視的警告,其中就包括一位叫邁克爾•尼茲(Michael Nitz)的工人,後來這名員工也被解聘失業。
遇害過程
1982年6月19日傍晚,即將成婚的陳果仁攜了兩位好友到底特律飛地高地公園郡(Highland Park)一家酒吧喝酒,慶祝即將揮別單身生活。不料就在酒吧間與一對汽車工廠失業的白人父子起嚴重口角,這對父子,父親名叫羅奈爾得•艾班斯(Ronald Ebens),繼子名邁克爾•尼茲(Michael Nitz),他們對陳果仁先是一陣叫駡,又以種族歧視字眼侮辱,把失業的情緒發洩到陳的身上,顯然他們錯把陳當成日本人,陳果仁極力反駁不成,反倒激怒父子動毆,他和友人在不敵的情況下倉惶逃離,但羅奈爾得•艾班斯(Ronald Ebens)帶著球棒和兒子尼茲開車一路緊追,到附近一間麥當勞餐廳停下,邁克爾•尼茲一把揪住了陳果仁的衣領讓他動彈不得,其父羅奈爾得•艾班斯則以球棒猛擊陳果仁的頭部、肩部及胸部,造成他重傷昏迷倒地,送醫後四天死亡,原定6月28日的婚禮則改成葬禮[3]。
種族歧視
事發後Wayne Country韋恩郡地方檢察官故意「無暇」出庭,州法院法官查爾斯•考夫曼(Charles Kaufman)判了羅奈爾得•艾班斯和他的繼子尼茲過失殺人罪、罰款及監守行為。法官判兩被告監守行為緩期三年,罰款3,780美元。查爾斯•考夫曼法官解釋說﹕羅奈爾得•艾班斯和尼茲的做法是想懲戒一下陳果仁,如果是一項殘殺行為,這些人會是被判入獄的。判決出爐引起華人社會一片譁然,這個罰則比駕車不慎撞死人的罪行還輕,激怒了當地泛亞裔居民,都認為這輕率的處罰是一種侵犯,於是訴諸聯邦司法部向羅奈爾得•艾班斯和邁克爾•尼茲提出控告-違反陳果仁的民權。居民集結百人抗議,但法官考夫曼Kaufman仍堅持原判。底特律華人律師黃星華(Roland Hwang)和陳綽薇(Lisa Chan)及華裔作家謝漢蘭(Helen Zia)發起組織「美國公民正義會」 (American Citizens for Justice)自救。在日裔議員諾曼•峰田(Norman Mineta,後曾任美國交通部長)的大力協助下,聯邦政府開始介入調查。聯邦司法部為此成立21人大陪審團對此案進行聽證審理。經過調查向底特律聯邦法院提出公訴。
兇手無罪
1984年6月28日陪審團裁決白人父羅奈爾得•艾班斯侵犯陳果仁的民權,罪名成立,判處25年徒刑,其繼子邁克爾•尼茲無罪釋放,並指示邁克爾•尼茲要接受戒酒治療,羅奈爾得•艾班斯簽保兩萬美元後獲釋,他們沒有在監獄渡過一天。但因輿論壓力,此案在聯邦和密西根州司法系統的各個法院間來回周旋,1987年5月1日大陪審團推翻之前1984年6月28日的判決,在辛辛那提一陪審團徹銷了對羅奈爾得•艾班斯的控罪,指出襲擊無種族動機。年底,在對羅奈爾得•艾班斯的民事訴訟中,法庭批准了一項協議,羅奈爾得•艾班斯同意續年賠陳果仁家屬150萬美元,這判決看似撫慰家屬的傷痛,實則47歲的艾班斯被解僱無固定職業,要他支付巨額罰款,似乎是絕不可能的事情,到最後不了了之。陪審團的裁定不但免去他們的牢獄之災,陳果仁的家屬也得不到分文補償[4]。
事件影響
雖然兇手被捕時坦言犯行,符合美國「仇恨罪」的定義可以從重量刑,但最後法官並未採納,且裁定無罪釋放,引起亞裔社區強烈不滿群起抗議。泛亞裔長久以來感受到二等公民的對待,融入不到主流社會成為真正的美國人,為了捍衛權利不分國度,首次聯合起來推動人權組織「美國公民正義會」,陳果仁的母親陳余瓊芳是主要發起人,她表示判決不公主要原因在於陳果仁具華人身份,如果換成是兩個華人殺了一個白人,華人肯定會遭到監禁,甚至於終身監禁。身為被害者母親,她開始奔走全美呼籲各方重視亞裔人權,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輿論關注
- 1983年陳余瓊芳(Lily Chin)首度參加美國脫口秀節目《菲爾•唐納修談話秀》(The Phil Donahue Show),將這起謀殺案審判過程訴諸美國大眾。
- 1985年11月22日美國劇集《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黃先生的失物招領商場」(Wong's Lost and Found Emporium)的節目中,製作方給予陳果仁被謀殺的最終原因是「兇手失去了同情心」。
視頻
電影題材
- Renee Tajima-Pena和崔明慧(Christine Choy)以此事件作為電影題材,拍攝的紀錄片《誰殺了陳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獲得1989年奧斯卡佳紀錄片提名。
- 藝術家Consuelo Echeverria以汽車原件製作與陳果仁等比例的雕塑完成名為Because They Thought He Was is的作品。
- 2011年曾為奧巴馬總統助選的媒體工作者陳國材(Curtis Chin)製作完成紀錄片《陳果仁是誰?》(Vincent Who?)影片,通過對當年陳果仁事件中主要活動人士謝漢蘭、美國亞太裔法律中心創辦人Stewart Kwoh、加州平等委員會主席趙美心(JudyChu)、知名華裔新聞記者淩志慧(LisaLing)等眾多各界亞裔人士的訪問,探究陳果仁事件如何成為一個凝聚『全美亞裔』族群共識的催化劑。
設獎學金
1987年9月陳余瓊芳不願活在喪子之痛中,黯然回家鄉中國廣東。2001年因病再回美國接受治療,2002年6月9日過世。生前她以陳果仁名義建立了一筆獎學金,由美國公民正義會管理[5]。
亞裔覺醒
陳果仁事件後,底特律路上除了黑白人種,幾乎看不到拉丁裔,更不見亞裔蹤影。「陳果仁」似乎成為悲傷的代名詞。類似這等慘劇仍持續上演,促成泛亞裔族群的自我覺醒。1980年代「亞裔美國人兄弟會」開始在美國大學校園內萌發並形成力量。1990年至2000年間有18個兄弟會和姐妹會成立被官方承認,以「培養成功的領導者」,及致力推進「群體覺醒」為使命,提升美國泛亞裔的身份認同感和社會地位[6]。
參考資料
- ↑ Helen Zia. Asian American Dreams. Farrar, Straus & Giroux. 2000. ISBN 0-374-14774-4.
- ↑ 陳果仁案 三十多年後傷還在. 大紀元. 2016-07-25.
- ↑ 薛雍樂. 從麥卡錫時代到亞裔崛起:一個華裔作家未完成的美國夢. 澎湃新聞. 2019-04-01.
- ↑ 雷鼎鳴. 法庭量刑 輕重有道. 香港經濟日報. 2018-01-19.
- ↑ 一葦渡江的行者,底特律那個鳥地方——至今猶憶陳果仁科0創察畫kight11,2013-02-02
- ↑ 19歲移民二代在美國尋找歸屬感,加入兄弟會時被霸淩致死. 澎湃新聞.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