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比杜斯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比杜斯龙是一种恐龙。阿比杜斯龙(学名:Abydosaurus)是蜥脚下目腕龙科下的一属龙,生存于下白垩纪的美国犹他州。阿比杜斯龙是少数发现完整头颅骨的蜥脚类恐龙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完整头颅骨的北美洲蜥脚类恐龙。阿比杜斯龙的牙齿狭窄,其他早期腕龙科的牙齿较宽。阿比杜斯龙是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恐龙新物种,它是一种体型庞大、长脖颈的素食类恐龙,它们独特之处在于并不会咀嚼食物,只能直接吞咽。

古生物学家挖掘出4个远古新物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并证实这种体型庞大、长着长脖颈的恐龙并不会直接咀嚼食物,它们的进食方式是直接吞咽。 这一新物种恐龙叫做“阿比杜斯龙(Abydosaurus)”,它属于一种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是体型巨大的食草类恐龙,其中包括腕龙(Brachiosaurus)在内。完全的头骨化石是非常罕见的,迄今在发现的120种蜥脚类恐龙化石中仅有8种具有完全的头骨化石

恐龙是中生代时期[1](2.3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品,恐龙开始被世人所知[2]

形态特征

阿比杜斯龙生活在1.05亿年前,相比之下,腕龙体长达到25米,生活在1.5亿年前,它们属于近亲物种。

阿比杜斯龙的比一般哺乳动物的头骨要轻。它们的头骨并不是由厚骨骼构成,而是较薄的骨骼和软组织构成,通常当它们死亡后头骨会很快分离破碎。 蜥脚类恐龙是脖颈朝下,但这项最新考古发现阿比杜斯龙头骨与众不同,它们与其他陆地大型动物具有不同的进食方式。

它们并不会咀嚼食物,仅是将树叶摘下来直接吞咽。依据头骨骨骼结构分析,它们并不具备复杂的口腔咀嚼系统。 依据一个幼年时期的阿比杜斯龙头骨,可推测它们的体长为7.8米,但是依据椎骨等其他骨骼化石,暗示着这种恐龙体形非常庞大。我觉得成年体可能也与腕龙一样大。 在2.06亿-1.4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蜥脚类恐龙物种的牙齿具有多样性,但在0.65亿年前的恐龙时代末期,所有的蜥脚类恐龙都发育成狭窄、像铅笔状的牙齿。

分布范围

阿比杜斯龙的化石都发现于犹他州恐龙国家纪念公园的一处砂岩层,属于雪松山组(CedarMountainFormation)地层的Mussentuchit段。根据岩石中的锆石,这个地层的年代为1亿446万年前,误差值为正负95万年,相当于白垩纪早期的阿尔比阶;若计算最晚时期,阿比杜斯龙生存于森诺曼阶,来自于雪松山组之上的达科他组(DakotaFormation) 。 这4个头骨中有两个是完全未受到任何破坏的,它们挖掘自美国犹他州东部恐龙国家历史文物遗址的一处采石场。据悉,这些头骨化石非常坚硬,古生物学家不得不使用炸药才使化石标本与砂岩相分离。

视频

阿比杜斯龙 相关视频

恐龙是怎样演化的
中国专家发现白垩纪之后的恐龙化石,恐龙有可能是在南方灭绝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