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阳信县小刘天主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阳信县小刘天主堂坐落于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小刘村,始建于1916年,据说是来自美国的两位神甫在阳新县小刘村传教时出资修建了教堂。据现小刘村天主堂教会副会长张忠民介绍,当时不少教众主动出工参与建设,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光建教堂就用了七年多的时间。

教堂简介

教堂初建成时分路南、路北两个院落。路北院间隔为东西两院,共占地十余亩。西院有礼堂一座,瓦房38间,为教士专用房;东院有房40间,后20间为职工和贞女宿舍,前20间为女子学校。路南院有修女楼2座、经言堂17间,昔日的整齐房屋如今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建成后的小刘天主教堂归属周村教区,阳信县、无棣县、惠民县北部、沾化县西部等地的教众都汇聚于此做礼拜。

教堂坐北朝南,南北长20米,东西宽8米。东侧门额上端写有“星耀海世”四个大字,南门两旁各有两根石柱,顶端建有小阁楼,上写“天主教堂”四个大字。在院中央立有一木制十字架,直刺云天,室内北端写有“天主享受,荣福于天,良人受享,太平于地”十六字。教堂主体保存良好。2011年11月被阳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小刘天主教堂开设教会学校,初设两个班,以宗教课为主,外加算数、国文。1934年改称“道德学校”,全部招收女生。1935年又开设了磐石学校,全部招收黄河以北各县的男生。两学校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停办。1935年,小刘天主教堂还开设教会医院门诊,由3名美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全部为西药,一年后改换中国籍修女为主治医生,1941年停诊。据了解,由于医院内有多种西药,抗日战争开始后,曾有乐陵地区的八路军伤员藏在此处治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对在华的美国人包括男女传教士实施突然袭击,将小刘天主教堂的全部美国人拘留,小刘天主教堂教务处于完全停顿状态。1945年阳信县解放,中国神甫宗怀德来到小刘天主教堂,不久离开了,此后的50年里,小刘天主教堂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2000年,神甫宗学水来到这里,一待就是十年。宗神甫来后出资修缮了钟楼,又盖起了北面的四间神甫住房。到2010年宗神甫离开时,周边来做礼拜的人员每次达500人以上。2010年,现任神甫李玉训来到这里。目前,小刘天主教堂仍旧是众多教徒趋之若鹜的礼拜圣地。

天主教

天主教[1]是基督宗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公教,自明朝时就沿用的名称“天主教”,已成为正式的中文代名词。在基督宗教的所有公教会之中,罗马公教会[2]罗马天主教会)的会众最为庞大,全世界人数有11.3亿,占世界总人口17%,因此“公教会”(天主教会)一词往往指的是“与罗马教宗共融的天主教会”,目前天主教会也是所有基督宗教的教会中最为庞大的教会。

参考文献

  1. 天主教,中国政府网,2017-10-23
  2. 耶稣创立了罗马天主教会(圣而公教会),新浪博客,201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