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斯伯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歐文·艾倫·金斯伯格
原文名 Irwin Allen Ginsberg
出生 (1926-06-03)1926年6月3日
美國新澤西州紐華克
逝世 1997年4月5日(1997-04-05)(70歲)
國籍 美國
民族 猶太人
教育程度 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職業 作家,詩人
知名作品嚎叫

歐文·艾倫·金斯伯格(英語:Irwin Allen Ginsberg,1926年6月3日--1997年4月5日),美國詩人,他在《嚎叫及其它詩》(1956年)中的標題詩確立了其在垮掉的一代中的領袖詩人地位,堪稱美國當代詩壇和整個文學運動中的一位"怪傑"。金斯伯格後來參與了20世紀60年代的"嬉皮士"運動,他一度宣揚使用毒品的自由。在越南戰爭期間,他是一名主要的反戰激進分子。

人物生平

艾倫·金斯伯格生於新澤西州的紐華克猶太家庭,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期間曾被一度開除,卻於1955年在舊金山的一次朗誦會上,以其《嚎叫》獲得轟動性成功。這首長詩抨擊了美國社會的物質主義,也描寫了美國青年的頹廢生活方式,在形式上模仿沃爾特·惠特曼的長行自由詩,作為一首詩和一部文獻,《嚎叫》可以同艾略特的《荒原》相提並論,它成為金斯伯格和他的同時代人的里程碑。第二部詩作《祈禱文》(1961)描寫其與已故母親的痛苦關係。

1960年赴亞洲研究佛教。60年代積極參加反越戰運動,出版了《現實三明治》(1963)、《行星新聞》(1969)等詩集。因詩歌集《美國的墮落》獲得1974年全國圖書獎。《詩集1947-1980》收集了其所有的重要詩作,詩歌風格繼承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惠特曼的傳統,[1]

金斯伯格在1954年遇見了他那位當時年僅21歲的同性愛人彼得·奧洛夫斯基(Peter Orlovsky),奧洛夫斯基作為金斯伯格一生的愛人和伴侶直到1997年金斯伯格去世。

主要作品

  • 1960年《卡第緒及其他》(Kaddish and Other Poems)
  • 1963年《現實三明治》(Reality Sandwiches)
  • 1973年《美國的衰弱》(The Fall of America)
  • 1977年《日記: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初》(Journals:Early Fifties,Early Sixties)
  • 1978年《精神氣息:詩集1972–1977》(Mind Breaths:Poems 1972–1977)
  • 1984年《詩集:1947–1980》(Collected Poems:1947–1980)
  • 年《白色的屍衣:1980–1985》(White Shroud:Poems,1980–1985)
  • 1996年《詩選:1947–1995》(Selected Poems:1947–1995)

人物評價

金斯伯格被奉為"垮掉的一代"之父,他集詩人、文學運動領袖、激進的無政府主義者、旅行家、預言家和宗教徒於一身。 他叫嚷:"別把瘋狂藏起來。"這幾乎成為他在美學上的宣言。他自稱在形式和精神上師承惠特曼,神秘氣氛上得之於布萊克。他那些發泄痛苦與狂歡的詩作,不僅給詩壇以巨大衝擊,有時也令整個社會為之瞠目。富有意味的是,金斯伯格在1973年成為美國文學藝術院成員,繼之又得到了全國圖書獎。美國學院終於迎進了這位粗魯狂野、留着大鬍子的反學院派詩人。[2]

文獻參考

  1. 並受到當代詩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影響 。
  2. 艾倫·金斯伯格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