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生大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野生大豆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野生大豆,豆科。未经过人类选择和栽培的大豆属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其中一年生的Glycinesoja亦称“野大豆”、“劳豆”。蔓生,茎细,被褐色毛。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小,紫或白色。荚果小而窄,长圆形,易炸裂。原产中国,大多省区均有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亦产。和栽培大豆之间缺少种的区别,无种间隔离现象,杂交、结实、后代遗传行为和大豆品种间杂交均相似,但形态、生长习性有明显差别,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是重要的大豆种质资源。多年生的大多分布于澳大利亚,中国南部有两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科学院代管的全国性机构。

全国名词委的任务是负责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负责组织科学技术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和中国国内外术语学学术交流活动。

据2018年10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显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各名词审定分委员会95个;聘请了中国学科著名学者、专家、教授135人担任全国委员;数千位科学家参加过名词审定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