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連鑄》(雙月刊)創刊於1982年,由中國金屬學會主辦。辦刊初期以「內部刊物」的形式提供給各鋼廠及相關單位,以滿足連鑄生產的需要。
《連鑄》以傳播信息、交流學術成果、報道科研生產經驗、介紹國外新技術、通過期刊聯繫廣大連鑄工作者、促進連鑄事業的發展為宗旨,對連鑄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連鑄發展的綜述、連鑄科研成果、連鑄生產技術經驗介紹、連鑄基本知識以及國內外連鑄發展動態。
目錄
辦刊歷史
1982年,《連鑄通訊》創刊,以「內部刊物」的形式提供給各鋼廠及相關單位,以滿足連鑄生產的需要。
1989年,《連鑄通訊》更名為《連鑄》。
1993年,《連鑄》獲得中國標準刊號,由內部贈送改為公開發行。
2014年12月,《連鑄》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1]。
辦刊條件
主要欄目
《連鑄》主要設置有專題論述、工藝技術、設備技術、鑄坯質量、控制檢測、耐火材料、保護渣、生產管理以及連鑄基本知識介紹和中國國內外連鑄發展動態等欄目。《連鑄》主要面對連鑄生產第一線、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科技人員,除了保持較高的學術性還要兼顧一定的普及性。因此,在刊登一定數量的科技論文外,還發表技術革新和生產管理方面的文章,以滿足多層次讀者的需求。
人員編制
據《連鑄》2019年第6期期刊內頁顯示,《連鑄》編委會共有顧問1人(蔡煥堂)、編委73人 。
學術交流
2019年7月,由《連鑄》主辦「第四屆連鑄技術創新和精細化生產實踐交流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舉辦。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連鑄》出版文獻共3028篇。
據2020年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連鑄》文獻量為1972篇,基金論文量為118篇。
據2020年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連鑄》總被下載249835次、總被引5786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2]為0.96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39。
據2020年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連鑄》被引量為3668次、下載量為27149次,根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連鑄》影響因子為0.5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名第3083名 。
投稿須知
稿件流程
投稿:網絡遠程投稿,請登錄該刊網站;投稿成功後用電子郵箱回執。
收稿:編輯收稿,為稿件分配稿號,並由電子郵箱發送稿號信息。
初審:編輯初審,通過後送外審。
外審:送2名專家進行外審。
終審:主編終審,結合外審意見給出最終結果:錄用,改後再審,退稿。
編輯:對錄用稿件進行編輯、加工、出版。
徵稿範圍
《連鑄》刊登具有創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義的原始性研究學術論文以及反映學科最新發展狀況的文獻綜述和信息性文章。來稿稿件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理通順。
投稿約定
原稿必須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發表的論文。該刊嚴禁一稿多投、重複內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種重複投稿。一旦發現上述情況,稿件將按退稿處理,並將通知作者單位及材料冶金領域有關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後將不被錄用。
稿件審查結果在三個月內通知作者,在此其間,作者不得將稿件投往他處。個別稿件可能送審時間較長。如果作者決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請通知編輯部後,再進行處理。編輯部決定錄用稿件後 , 將及時通知作者。
在稿件的修改過程中,若超過稿件修改時限30日,編輯部將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為投稿日期;超過30日,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出退稿處理。
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技術性、文字性修改,在徵得作者同意後可以進行實質內容的修改。
論文發表後,版權即屬於編輯部所有(包括上網的版權)。
作者需交納版面費,編輯部將給予一定的稿酬,同時贈寄當期期刊2冊。
視頻
連鑄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學術期刊的幾種分類方式,搜狐,2017-12-11
- ↑ 最新影響因子(2019年)出爐,趕緊圍觀!,搜狐,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