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进城务工人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进城务工人员

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是乡村籍工人(乡籍工)。[1]

新生一代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在进城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占总量近半。调查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达到12528万人,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正在逐渐成为农村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主力。[2]

就业优势

单纯热情,爱岗敬业,有吃苦耐劳精神;遵纪守法,小心谨慎,相对便于管理。容易稳定;薪资要求简单,对生活要求不高。

居住情况

(一)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仍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宿为主

以受雇形式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单位宿舍中居住的占32.3%,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4%,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6.1%,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19.7%,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3.5%,有13.8%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在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6%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在务工地自购房。从近几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化看,呈现出与他人合租住房比重上升、独立租赁住房比重下降的趋势,另一明显变化态势是务工地自购房比重下降、乡外从业回家居住比重上升。

(二)四成外出进城务工人员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

从外出受雇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负担看,49.5%的进城务工人员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9.2%的进城务工人员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41.3%的进城务工人员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与上年相比,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的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的比重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实名制度

进京进城务工人员也有“一卡通”。在规范企业行为,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来源的同时,北京市建委于2007年正式推行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实名制卡制度。2007年将由市政府拨付1600万元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发放60万张实名制卡,占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60%—70%。实名制管理卡记录了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证上岗证、劳动合同和是否通过安全培训等信息;记录了进城务工人员每天门禁考勤、完成工作量和应得工资等工作信息;这些信息每个月在工地进行公示,使每个人的工作一目了然,工资的结算清晰、透明。实名制卡还具备普通银行卡全部的金融功能,进城务工人员可以用它存钱取钱和刷卡消费。企业通过实名制卡可以实现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还可以对企业用工成本进行汇总分析。实名制卡还可以延伸到为进城务工人员购买各项保险和火车票、缴纳电话费等服务功能。

政策引导

李克强6日考察人社部,详细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总理说,传统的建筑业和制造业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在下降,需要另辟蹊径,通过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进城务工人员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质量和家庭幸福感。[3]

“求学圆梦行动”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学习上升渠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