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載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emplate:顧命八大臣

載垣滿語ᡯᠠᡳ
ᠶᡡᠸᠠᠨ
穆麟德Dzai Yūwan太清Zai Yvwan,1816年10月16日-1861年11月8日),愛新覺羅氏,第六代怡親王。是為鐵帽子王。無子。有6女兒。 咸豐帝「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其中,歷經三朝的載垣為八大臣之首。

生平簡介

怡賢親王胤祥五世孫,怡親王奕勛次子,道光五年(1825年)因其長兄載坊薨逝無嗣,襲爵怡親王。

道光還下令載垣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帝咸豐

道光對他很是重用,先後讓載垣任正藍旗漢軍都統、正紅旗漢軍載坊都統、鑲藍旗蒙古都統、鑲白旗漢軍都統、鑲紅旗滿洲都統。在病重的時候,道光還下令載垣為顧命大臣,輔佐新帝咸豐。

受命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議和,談判破裂,隨咸豐帝逃往熱河行宮

咸豐初年曆任左宗正、宗令、領侍衛大臣,與鄭親王端華等漸受寵信。1860年(咸豐十年)8月英法聯軍陷天津,9月進犯北京時,受命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議和。以談判破裂,拘囚英方代表巴夏禮等。旋隨咸豐帝逃往熱河行宮。

咸豐諭:著派載垣等八大臣,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一路的舟車勞頓,加上憂慮,咸豐帝在熱河一病不起。立了自己年僅六歲的兒子載淳為帝。同時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御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咸豐諭: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或「贊襄政務八大臣」,其中,歷經三朝的載垣為八大臣之首。[1]

八大臣擬旨的奏摺,上用'禦賞'下用'同道堂'二印,以為憑信」,才可生效

任命這麼多大臣輔佐幼主,而不是一兩個大臣,主要是吸取歷史教訓,試圖形成權力製衡。八大臣中肅順的才能出類拔萃,但他是宗室疏族,咸豐帝欽定的八位贊襄政務大臣中他排位第四,頭上還壓著怡、鄭兩位親王和道光帝的駙馬景壽,他要成為多爾袞式手遮天的權臣非常難。這是顧命八大臣內部的權力牽制。同時,為了防止八位政大臣聯手欺侮孤兒寡母,咸豐帝將「禦賞」、「同道堂」兩枚私章賜給皇后和幼主,明確這兩枚印章為皇帝頒發詔諭的信符, 「禦賞」為印起,「同道堂」為印訖,不蓋這兩枚印章,詔諭概不生效,給予皇太后和幼主以否決權。這一著棋如果真能成功,就會形成幼主代言人皇太后與八位輔政大臣之間的權力牽制。

這既不是單純的輔政,也不是簡單的垂簾聽政,而是兩者兼有,雜糅一體。[2]

史稱「辛酉政變」, 載垣被賜死

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駕崩,死後第三天,新皇帝載淳即位。七月二十六日,由八位輔政大臣擬定年號,經兩宮太后批准,決定翌年改元為「祺祥」。 九月三十日,慈禧說動慈安,聯合恭親王發動了辛酉之變,扳倒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史稱「辛酉政變」。 載垣在北京被捕,十月初六(11月8日)慈禧賜他白絹自盡,終年46歲。葬於怡親王府的祖塋、淶水福山營村的東福地。載垣死後,由族弟愛新覺羅·載敦襲爵怡親王之位。

這是一場政變,一場完美的、毫無懸念的政變

《春明夢錄》中也記載了逮捕肅順的過程。醇郡王奕枻帶人趕到客店,當時是清晨,肅順的門還關著。醇郡王拍門大喊,「有旨意!」

  肅順在屋裡應道:「如果是母旨意,我可不接受!」

醇郡王奕枻下令撞開房門,抓獲肅順。肅順說出「母旨意」,顯示他對兩宮皇太后的極度輕視和不屑,說明他對形勢的判斷根本錯得離譜。

  肅順被押回北京,在宗人府的監獄之中再次見到端華和載垣,肅順恨道:「你們早聽我的話,何至於今天這種地步?」

  載垣也恨道:「我們有今天的罪名,全是因為聽了你的話!」

  這是一場政變,一場完美的、毫無懸念的政變。

十月初六( 11月8日) ,恭親王奕言斤等人公開宣布八大臣八條罪狀,而後扔下兩條白絹,令載垣、端華自盡。肅順為斬立決,當初的四位御前大臣,只有景壽活了下來,被革職,但保留公爵和額駙品級。 這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景壽的夫人是恭親王奕的同胞姐妹。其他的四位贊襄大臣也都活了下來,兵部尚書穆蔭革職,發往軍台效力贖罪。匡源、杜翰、焦佑瀛革職。皇太后這時似乎發了慈悲之心,加恩免其發配。[3]


正式以怡親王世襲罔替, 是一家十分特殊的鐵帽子王

凡是世襲罔替的,親王的兒子還能當親王,傳給孫子、重孫都不打折,這頂親王的帽子戴的是穩穩噹噹,於是就被人稱作「鐵帽子」。

軍功封王世襲罔替的,有清一代只有八家,那都是跟著太祖太宗皇帝在戰場上打下的功名。分別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次子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六子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十五子豫親王多鐸、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第五子裕親王碩塞,後改號莊親王、代善長子岳託病死後追封克勤郡王、代善孫子勒克德渾封順承郡王。

除了這八家鐵帽子王,後來又出了四家,但這後面的就不是以軍功封的。誰打破了只有軍功封王才能世襲罔替的規矩呢?那就是世宗雍正皇帝,他把自己最喜愛的十三弟允祥加封怡親王后,特地指定允祥的一個兒子可以承襲親王,到了乾隆年間,正式以怡親王世襲罔替。這就出現開國八家鐵帽子王之後的又一家十分特殊的鐵帽子王。

允祥死後,他的第七子弘曉繼承了爵位,之後又平穩傳了四代,到了載坊這一代,由於載坊承襲爵位後僅一年就去世了,沒有子嗣,就把怡親王傳給了弟弟載垣,載垣得到了道光皇帝和鹹豐皇帝的重用,咸豐死後,欽定八位顧命大臣,以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兩位鐵帽子王為首,可謂陣容豪華。但是,載垣和端華爵位很高,政治上卻以最受咸豐皇帝倚重的權臣肅順為核心。[4]


參見

載垣
怡賢親王世系
清聖祖世系的分支
出生於:1816年10月16日逝世於:1861年11月8日
王室頭銜
前任:
長兄載坊
怡親王
任職期間:1819年-1861年
繼任:
遞降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族弟已革不入八分輔國公載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