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越式法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越式法包
图片来自立场新闻

越式法包[1] [2] ,(越南语:Bánh mì Việt Nam,“餅麵”即面饼,意指面粉做的饼)或称越南式三明治越南面饼,是一种具东南亚色彩的法国面包

简介

越式法包,虽然在国际上常被当成越南特色菜,但此食品广泛流行于前法属印度支那等地区,在越南、柬埔寨寮国均为日常食品。

近年越式法包(Banh Mi)在香港很流行,先后在各区开了好多小店,吸引了不少粉丝捧场。这食物源于越南曾被法国殖民统治,引入法国面包的饮食文化,演变成富越南风味的街头小吃。

做得有水准的越式三文治必须有两大条件。首先法包要即叫即烘,入口外脆内软。另外馅料要新鲜,传统一定有扎肉、熏蹄猪腩肉肝酱白萝卜丝甘笋丝芫荽,味道均衡有层次。

命名起源

越南曾经遭包括中国美国法国等多国侵略,无形中也融合了越式传统与异国文化,在饮食上更是显著。身为前法国殖民地,“越式法国面包”便是殖民文化下诞生的“混血”食物代表之一。

越南文Bánh mì翻译成中文面包的意思,约定俗成,Bánh mì亦成了越式三明治的代名词。

2011年Bánh mì更被纳入《牛津英文词典》,泛指用越式法包夹著肉类、腌菜、辣椒等馅料而成的越式三文治。Bánh mì的出现无疑是源于法包(baguette) ,但它之所以能风行至今,绝对是拜越南人因时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所赐,地地道道。

19 世纪中晚期,法式长棍 (Baguette) 来到越南后,当地人不是沾橄榄油红酒醋或抹奶油食用,而是把扎实的面包对半剖开后,抹上越南猪肝酱美乃滋鲜味露 (Maggi Sauce) 等,再夹入猪肉冻或精肉团(越南火腿)、小黄瓜、腌萝卜丝(或青木瓜)和香菜墨西哥辣椒 (Jalapeño) 等配料,结合了酸甜香辣咸多种滋味,口感层次相当丰富,成为在地特色三明治,如今已是越南人的主要食物。

以面包作主食的法国人,在统治越南期间把面粉和法包带到越南,但因价格高昂, 起初法包只限法国人才有能享用。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居于越南的法国人被急急征召回国充军抗敌,商人唯有以极低廉的价钱把囤积在仓库内各式各样的外国食材售卖予本地人家。就这样,习惯吃米饭粉面的越南人终能初尝法包滋味。

制作

制作越式法包]时,除了用面粉外,亦会加入米粉,质感相对较脆,也较传统法包为轻。[3]

食用

越南人食用时,常常加入带甜酸味的白红萝卜腌菜、新鲜黄瓜芫荽辣椒,涂以猪肝酱黄油,加入不同肉片,但多数不用起司,通常当作早餐、小吃或宵夜。

参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