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谢自然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自然诗》

作品名称: 《谢自然诗》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韩愈

《谢自然诗》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的诗。[1]

《谢自然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半部分叙述女道士谢自然出家学道、玩弄骗术、迷惑群众的经过;后半部分用大量事实和道理弘扬正道,批驳邪说,教育民众。全篇虽以议论入诗,但平易近人,颇为浅切。

道教是唐代的"国教",尽管中唐以后佛教盛行,但并未取道教而代之,道教在社会上的势力仍然很大,谢自然成仙一事的广为流传就是明显的例证。谢自然是一个女道土,相传她于贞元十年(794年) 十一月二十日辰时,白日升天,成仙而去。韩愈以儒道自诩,既排斥佛教,亦排斥道教,尝自比孟子之排斥杨、墨。他平生反对宗教,反对迷信是始终不懈,坚定不移的。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针对谢自然一事的传说,韩愈写下了这首诗。

诗词正文

白话译文

果州南充县有个贫寒的女子,名叫谢自然。她痴呆木讷没有什么知识,只是听说世上有所谓的神仙就妄然信从。

于是就起了轻生的念头而去学习仙术,一个人去了金泉山修习道术。世上的繁华荣誉她都纷纷弃绝,甚至将父母养育的慈爱也都抛在了脑后。

她集中思想,一心一意地去感应魑魅,恍惚的神情很难一一呈述出来。有一天她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感到有云雾生腾在其间。

好象听到了来自冥冥之中的笙竽之乐。白天一下子变得幽暗阴晦,萧萧的风景也令人不寒而傈。

屋檐和楹梁也忽明忽暗,五色的光芒不停地变更。在旁观看的人都只剩下了惊骇的神色,徘徊在屋前不敢走近。

过了不久谢自然的身体忽然轻盈升起,飘飘然象风中袅袅的云烟。茫茫的八极辽阔无边,也丝毫见不到她的身影和语声。

乡里的保甲将这件事汇报到了上司那里,郡中的太守听后也既吃惊又感叹。于是带领着官吏驱车前往,村里的百姓也都纷纷赶去观望。

进门之后什么也看不到,只有衣冠鞋袜象蝉蜕下的壳一样丢在屋里。人们纷纷传说着这神仙的故事,确凿而流传不已。

我听说在远古的夏朝,夏禹在鼎上铸上万物使人们知道神奸的区别。于是可怕的山林当中百姓也可以任意出入,魉魉鬼怪也再不会遭逢。

但后世相隔年久,这种良好的风气再也没能振兴,任意欺骗的事越来越盛。阴间和人世纷乱杂陈,人与鬼怪也互相残害。

秦始皇虽然也笃好长生之术,汉武帝更是开辟了各种装神弄鬼的渠道。自从这两代君主的倡导以来,这种灾祸竟然就联绵不绝。

树木和山石中也生变出各种怪异,狐狸也变幻各种的妖患。一个人不能理解性命的终极,又怎么能更延长自己的人生?

人类处在万物当中,是最有知识的生物。为什么就没有一点自信,反而要随着世俗的看法而改变思想?

已经过去的时代再也无法追悔,那些上当的孤魂也只能抱冤长恨。但未来的日子却还是可以有所警诫,那么我说的这些话也就不会是一纸空文。

人生在世有一定的常规之理,男女之间也有各自的秩序。寒冷而穿衣,饥饿而吃饭,都要依靠纺织和耕耘的劳作。

向下要保护自己的子孙幸福,向上要奉养自己的君王和父母安逸。如果违背了这些道德伦常,都是舍弃身体与生命的错误做法。

可叹那个贫寒的女子谢自然啊,将永远只能身处在异类当中。伤感于这件事情而写下这首诗歌,那些仍然愚昧的人应该把它抄写在带子上时时提醒自己。

文学赏析

韩愈这首诗揭破神仙骗术,批判封建迷信,在当时很有针对性,目的在于警醒世俗大众,认清得道成仙的欺骗伎俩。

这首诗结构非常简单,在叙述所谓学道成仙的事迹时,"慌惚难具言"、"踯躅谁敢前"、"影响无由缘"、"人门无所见"、"皆云神仙事"等等闪烁其词的字句,说明当时没有谁曾亲眼看到,实际调查,只是辗转传说,越传越玄,这就让头脑冷静、不肯盲从的人看出了它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些地方表现出遣词造句的用心所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指出"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谢自然,这位寒女完全是死于迷信和愚昧,已经无法追悔了,但"来者犹可诫",希望其他人无论如何不可再重蹈她的覆辙,这里引录的四句诗,就是他对世人的哲理性的劝诫。谢自然的悲剧,使韩愈深深感到:"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人置身于万事万物之中,知识是最为美好、最可宝贵的。像谢自然这样的悲剧,就是源于愚昧、落后、麻木和迷信;而人之所以愚昧落后,之所以麻木迷信,又是源于无知无识。缺乏知识,乃是丧失一切--至包括生命一的一个根源。

这首《谢自然诗》,典型地体现"以文为诗"的特征,作者首先概述谢自然学道羽化的过程,接着叙述各方面对此事的荒谬反响,以此设置诗人准备给予剖析和批判的对立面。然后,作品转入分析批判,并在分析批判中阐明诗人的独到见解,抒发诗人无比愤慨的情怀。这样,整首诗歌便如同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的政论文,表现了疾恶如仇、旗帜鲜明的战斗风格。整首诗风格平实,语言浅显,也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大概是为了便于广大民众接受,从而达到家喻户晓、深人人心。至于宣扬科学,破除迷信,安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在那个时代,也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

作者简介

韩愈[2](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3]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4]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韩愈陵园(韩愈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丘陵地带。[5]

视频

历史人物故事-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三)敢问路在何方

参考资料

  1. 《谢自然诗》 诗词文句网
  2. 《韩愈机简介》 古诗文网
  3. 韩愈为什么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01-14 22:06
  4. 品读 韩愈·《师说》 腾讯视频;2015年09月10日
  5.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愈陵园”景区 本地二三事;2017-11-2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