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验室是从事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创新研究的国家队,曾是美国Rockefeller基金会在全世界设立的七个“21世纪生殖避孕网络中心”之一,和WHO/Rockefeller基金会在全球设立的六个“胚胎植入研究中心”之一。
历史沿革
1991年,重点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受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受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
学术团队
历任实验室主任有:庄临之研究员,祝诚研究员,段恩奎研究员,孙青原研究员。现任实验室主任周琪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裴刚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我国生殖生物学界22位知名教授(研究员)组成,其中有中科院院士6名、工程院院士2名;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67人,研究员21人,副研究员8人,高级工程师[1]和实验师4人,助理研究员17人,中级和初级人员17人。
组织机构
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务院组成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以中科院各研究所、重点大学为主体。
2003年前后科技部设立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计划,作为培育基础研究“国家队”的“预备队”,以进一步加强地方与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衔接。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到2020年,实验室数量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
视频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搜狐,2020-09-14
- ↑ 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搜狐,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