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诗经四家异文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乔枞(1809~1869)
诗经四家异文考5卷.清.陈乔枞撰.清道光23年刊本
诗经四家异文考5卷.清.陈乔枞撰.清道光23年刊本


诗经四家异文考[1]为清陈乔枞著,陈乔枞(1809~1869)字朴园,一字树滋,著名儒学家,侯官(今福州)人,为著名儒学家陈寿祺之子。年十七,举于乡。七上春官不第,以大挑分江西,历宰分宜、弋阳、德化、南城诸县,著袁州、临江、抚州诸府。用经术饬吏治,居官有声。


本书题‘诗经四家’指的是‘四家诗’ 为‘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和楚汉战争中,散失了很多先秦古籍。但《诗经[2] 由于是口头传诵的诗,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汉代传习《诗经[2]的学者有‘鲁诗’(鲁人申培)、‘齐诗’(齐人辕固生)、‘韩诗’(燕人韩婴)、‘毛诗[2](赵人毛公),即后世所谓的‘四家诗’。前三家在西汉时代即已立于“学官”(即由朝廷立为正式的学习科目)置博士,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出现得较晚,东汉时方立于“学官”。魏晋以后直到现在,通行的《诗经》即为‘毛诗’[2]。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但毛诗一派却后来居上,影响颇大。


《毛诗》盛行,鲁、齐、韩三家诗便逐渐衰落,传习的人少了,后来本子也先后失传了。现在我们所读到的乃是《毛诗》,即由汉代毛公所讲解和留传下来的本子。


‘毛诗’晚出,却属古文诗学:‘毛诗’相传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传,据称其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宋以后一般认为为伪托)。‘毛诗’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东汉时始盛行于世,当时的大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都治毛诗。三家诗自魏晋后即无传者,并最终先后亡佚-‘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南宋之后,仅存《韩诗外传[3]-而毛诗独盛。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四家诗在诗义说明、文字解说方面,都有不同。三家诗虽亡,有后人搜集其中一些解释保存,比如:清代陈乔枞著有《诗经四家异文考》可供现代研究者参考。


影片

《诗经》简介


诗经·关雎》赏析


《诗经·硕人》赏析



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