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系成立于2003年7月,是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503教研室(1959年设立)和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研究室(西北工业大学第三研究室,1959成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空气动力学专业并入后,学科力量进一步增强。本学科由我国老一辈空气动力学家、航空航天教育家王培生、罗时均、戴昌晖等创立,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原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37年创立)。
教学结构
流体力学系目前设有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流体力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1956年开始招收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85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获力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1992年原国防科工委在本学科设立“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1995年原航空工业总公司又成立了“航空气动力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2007年流体力学进入国家重点学科[1]的培育计划。本学科牵头的“飞行器复杂流动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7年度“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在一系列学科建设和条件保障建设等投资下建成的,具有全面的风洞试验与测试能力,实验室总面积5600平米。1992年研制成功低湍流度风洞,其湍流度达到0.02%的世界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建成的亚洲最大的低速翼型风洞,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建成、2008年调试完成的国内第一座增压连续式高速风洞,试验雷诺数达到130万,为国家大型飞机工程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成了低速气动声学实验系统,能够开展气动声学的基础研究;初步建成的流动控制研究平台,可以开展新概念流动控制机理与技术的研究。配备各种风洞测量设备和先进的流动显示设备,如系列化测力机构、压力测量系统、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恒温热线测速仪等,实验室总资产约7000万元人民币。
师资队伍
流体力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截止2016年12月拥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师35人,工程技术人员23人),双聘院士1名(邓小刚),国家级杰出人才1人(蔡晋生),“四青人才”资助者1人(郗恒东),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张伟伟),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叶正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李栋、张伟伟),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2]4人,9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流体力学学科主要包括:设计空气动力学、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流固耦合、流动控制机理与技术等研究方向。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学科建设,在翼型/机翼设计、气动弹性力学、流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科研成果
流体力学系承担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相关领域的本科生教学及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工作,培养了邓小刚院士、唐长红院士、杨伟总师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目前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理论与计算流体力学;实验空气动力学;设计空气动力学与布局设计;复杂流动机理与控制;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流/固/声多场耦合流体力学等。先后参加了歼七-E、歼八系列、飞豹、轰六、强五、运七、运八、运十、新舟系列、歼教8、歼10、ARJ-21、C919、运20、歼20等以及多个其它国家重大专项的研制工作,同时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机预研等项目研究。“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超过一亿元。近年均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交流和合作
流体力学系历来注重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拓展学术影响力。每年有数十人次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和合作研究,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进修、培训、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承担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建立并完善了国际留学生培养体系。本系已与美、英、德、荷、日、法、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视频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流体力学系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附名单!,搜狐,2018-05-04
- ↑ 真实!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图鉴 ,搜狐,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