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7月25日 (四) 21:53 由 Sisle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裴寂(573年-632年),字玄真,蒲州 (北周)|蒲州桑泉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人,出自河東裴氏的西眷裴。眉目清秀,姿容俊偉,十四歲時便被補任為州主簿。祖父裴融,父親裴孝瑜

進封魏國公

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裴寂進獻宮女五百人,並將晉陽宮中的九萬斛糧草、五萬段雜彩、四十萬領甲冑充作軍用。不久,李淵開大將軍府,任命裴寂為長史,賜爵聞喜縣公。當時,隋朝大將屈突通堅守河東。李淵久攻不下,欲先取長安,又擔心腹背受敵,為此猶豫不決。裴寂建議先攻屈突通,再奪長安,避免腹背受敵。李世民則堅決反對,認為用兵崇尚權變,權變在於神速,應該速取長安。李淵認為雙方都有道理,於是留兵圍攻河東,同時命李世民率軍入關。同年十一月,李淵攻取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帝,自任大丞相,任命裴寂為大丞相府長史,進封魏國公,食邑三百戶,並賜其田地千頃、甲第一所、織品四萬段。

拜為尚書右僕射,賜御膳

此後,隋煬帝在江都被殺,裴寂又積極幫助李淵受禪稱帝,世稱唐高祖。李淵即位後,對裴寂說:「使我至此者,公也。」拜為尚書右僕射,賜御膳。唐高祖曾有詔書說,秦王李世民及裴寂、劉文靜三人為太原元謀功臣,「特恕二死」(赦免兩次死罪)。

上表請罪-唐高祖下詔慰諭

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部將黃子英宋金剛入侵太原,行軍總管姜寶誼李仲文相繼戰死,唐高祖為此憂慮不已。裴寂主動請纓,要求率軍征討,被任命為晉州道行軍總管,還得到便宜行事的特權。他於九月兵至介休,因宋金剛據城抵禦,遂駐軍度索原(今山西介休東南介山下)。當時唐軍營地缺水,山澗水路又被敵軍掘斷。裴寂只好移營,以尋求水源,宋金剛卻趁機出兵。唐軍大敗,死傷慘重。裴寂疾馳一晝夜,方才逃回晉州(今山西臨汾),而晉州以東的城鎮則全部丟失。宋金剛又進逼絳州(今山西新絳),裴寂只得上表請罪。唐高祖下詔慰諭,又讓他鎮撫河東。

兵力足以破敵,卻敗亡至此

同年十月,宋金剛攻陷澮州(今山西翼城),軍威大振。裴寂生性怯懦,沒有將帥之才,缺乏捍禦之策,只是命虞泰二州百姓進入城堡,又將他們的積蓄焚毀,結果卻使百姓不安,人心思亂。夏縣百姓呂崇茂趁機叛亂,殺死縣令,響應劉武周,還將前來征討的裴寂擊敗。不久,唐高祖將裴寂召回朝中,指責道:「起兵初期,你有輔佐之功,官爵已到極點。此番抵禦劉武周,兵力足以破敵,卻敗亡至此,難道你就不感到有愧嗎?」將他下獄,但不久便將他釋放,對他更加優寵。

備受恩寵

武德四年(621年),麟州刺史韋雲起告發裴寂謀反。但卻查無實據。後來,唐高祖改鑄錢幣,又賜裴寂自行鑄錢的特權,並特聘娶其女兒為趙王李元景之妃。六年(623年),遷為尚書左僕射,賜宴於含章殿。裴寂不想捲入日趨激烈的權力鬥爭之中,於是向高祖請求「賜骸骨」,想急流勇退。李淵極力挽留,淚濕衣襟,說:「未也,要當相與老爾。公為宗臣,我為太上皇,逍遙晚歲,不亦善乎!」武德九年(626年),冊拜司空,賜實封五百戶,遣尚書員外郎每日一人於裴寂府第當值。 貞觀元年(627年),加實封並前一千五百戶。貞觀二年(628年),唐太宗去南郊祭祀,命裴寂與長孫無忌同升金輅,裴寂辭讓,太宗說:「以公有佐命之勛,無忌亦宣力於朕,同載參乘,非公而誰?」遂同乘而歸。

死後被追贈

此後不久,因牽連僧人法雅妖言案被免官,削去一半封邑,並放歸故里。裴寂上書請求留住京師,唐太宗說他:「計公勛庸,不至於此,徒以恩澤,特居第一。但以舊情,不能極法,歸掃墳墓,何得復辭?」裴寂沒有辦法,就回蒲州老家去了。又過了不久,汾陰一狂人對裴寂家奴說:「裴公有天分。」裴寂聽了,很害怕,不敢上報,還殺人滅口。事情敗露後,被流放靜州。 後來,靜州山羌作亂,有傳言認為亂軍已劫持裴寂為主。唐太宗對此絲毫不信,道:「國家對裴寂有性命之恩,裴寂定不會如此。」不久果有裴寂率家僮破賊的奏報傳來。他思及裴寂佐命之功,便召其回朝。但這時裴寂卻已病逝,終年六十歲,後被追贈為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1]

裴寂劉文靜

   裴寂和劉文靜皆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但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裴寂深受唐高祖李淵的信任,最後官至宰相,而劉文靜最後卻被李淵所殺,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而劉文靜的死與裴寂有著很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因為裴寂的緣故,劉文靜才會死的。 裴寂跟劉文靜本是至交好友,兩人當時的官位相當,都有遠大的抱負,都想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大事業。劉文靜當時十分看好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認為李淵有帝皇之相,遂與李淵之子李世民交好。而李世民則非常敬佩劉文靜的遠見,認為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並且十分的信任劉文靜。在劉文靜的謀劃下,李世民決定說服父親李淵起兵推翻隋朝的統治。當時的裴寂跟李淵的關係十分的要好,李世民便在劉文靜的安排下,刻意接近裴寂。李世民和劉文靜希望通過裴寂來說服李淵,裴寂也沒有令他們失望,成功說服了李淵起兵。 在之後的日子裡,兩人一直盡心輔佐李淵父子,親眼見證了唐王朝的成立。等李淵當上皇帝後,裴寂被封為宰相,而跟他功勞差不多的劉文靜卻只是封了一個了小官,劉文靜心中十分的不滿。有一日,劉文靜向兄弟劉文起抱怨自己的處境,說了一句要殺了裴寂。劉文起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中,但劉文靜有一個失寵的小妾聽到這句話後,上告劉文靜謀反。 這件事很快被唐高祖李淵知道了,李淵便召劉文靜進宮。劉文靜便直言不諱的告訴李淵自己心中的不滿,但李淵聽後卻認為劉文靜可能有謀反之心。本來李淵就想這樣放過劉文靜算了,但裴寂卻時時刻刻向李淵進言,認為劉文靜一日不殺,朝廷一日不會安寧。最終,李淵聽從了裴寂的話,將劉文靜抄家處死。

其它

[2]

注釋

  1. 歷史上的今天資源網-裴寂
  2. 《北史·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大師少時,嘗筮仕長安,遇日者姓史,因使占。時有從兄子同、妹夫鄭師萬、河東裴寂同以宿衛簡入文資。各使視即日官位,及將來所至。史生曰:「裴二及李,皆當依資敘用,然裴君終致台輔。鄭非直今歲虛歸,後歲亦當本資不敘。」指大師曰:「君才雖不減趙元叔,恐賦命亦將同之。」言子同亦無遠到。時大師弟行師亦預賔貢,因問史生吉凶。生曰:「此郎雖非裴君之匹,亦至方伯」。即而大師及子同、裴寂並以資補州佐。師萬當年差舛,明年而齊資不敘。師萬任益州新都縣尉。及武德初,裴寂任尚書左僕射、魏國公。大師至是遷播,因獨笑曰:「史生之言,於茲驗矣。」

參考文獻

  • 舊唐書·列傳第七》,劉昫等,中華書局,ISBN 7-101-00319-2
  • 新唐書·列傳第十三》,歐陽修等,中華書局,ISBN 7-101-0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