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装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装帧是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其内容包括开本、封面、护封、书脊、版式、环衬、扉页、插图、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在内的开本设计、封面设计、版面设计以及装订形式、使用材料等。封面设计一般由文字和画面两部分有机构成。书籍的装订形式与排式有关。中国大多是横排书,采用的装订形式有精装本、平装本、单行本合订本普及本缩印本袖珍本特藏本、豪华本等。此外,还有飘口圆角、包角、检标、毛边等装式,书脊有圆脊和方脊之别。装帧的艺术就是通过开本、正文版式、封面、环衬、扉页、装订形式等一系列的设计,以渲染一种情调、气氛、意境,来表现某种门类的或某一具体的书籍的性格[1]

出版术语

指书籍的结构与形态的设计。装帧的任务是决定一本书的形式,从里到外,从内容到形态达到完美和谐。书靠装帧成型,没有装帧,就不称其为书。装帧这个概念,不同于装裱书画、碑帖的“装潢”,也不同于商品的“包装”。

装潢包装

装潢与包装是附加于商品之外的东西,而装帧是精神产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书籍装帧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开型,即采用什么开本。其次是编排,即书籍正文及其有关部分的格式(版式)设计。然后是装订方法,即用什么材料。装帧设计者的任务,既要考虑书籍在阅读、携带、保存时的使用价值,也要考虑书籍的艺术感染力,即审美价值。装帧是一种表现艺术。表现艺术只是烘托出一种意识、感情,造成一种美的情调、趣味,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装帧艺术

装帧的艺术就是通过开本、正文版式、封面、环衬、扉页、装订形式等一系列的设计,以渲染一种情调、气氛、意境,来表现某种门类的或某一具体的书籍的性格。书籍的装帧艺术,还要注意现代感和民族风格[2]

古代装帧

早在简策时期的图书,就已经有一定的装帧形式了。如赘简(卷前空白不书的几根简)和标简(背面标有篇名的最右一根简)的使用,即被公认为是后世图书中补页和封面的起源。宋代印本书盛行以后,图书的装帧形式日趋完善。比如线装本书册结构,就有书衣、书签、封面、封里、扉叶、衬叶、书脑、书背、书根、书角等名目。

“书衣”,俗称“书皮”,即一册书的表面装纸,现代称为“护封”或“包封”。一般用较硬而厚的彩色纸张或彩色绢绫做成,套在图书封面之外,作为书的保护和装饰之用。书衣有单叶、双叶之分,单叶的称“扣皮”,双叶的称“筒子皮”。

“书签”,又称“浮签”,或称“书皮题签”,即书衣上所贴的纸签,也有用丝织品的,用以题写书名、卷数或册数。

“封面”在书衣之后的第一页,相当于现代的扉页,又称“书名页”,常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刊版时间等。尤重书名的书法及题写人的署名,常常再用薄纸覆罩其上。

“封里”,俗称“封二”,即封面的背面,多为空白,也有印有文字的。

“扉叶”,指书衣与封面之间的空白页。加在前面的称“前扉”,加在后面的称“后扉”,也叫“副叶”。其功用可以保护正文书叶,还能防潮防虫,所以又称“护叶”。扉页上还可题跋识语。

“衬叶”,指衬在书前书后的空白页。

“书脑”,指线装书书叶左右边栏以外供钻孔订线的空白处。因为它是装订时的关键位置,书册形式固定的枢纽,所以称“书脑”。

“书背”,又称“书脊”,指书叶装订缝合之处的侧面,犹如一书的脊背。

“书根”,指每册书最下端的侧面切口部分。线装书在书架上只能平放,因而藏书家就在书根上写明书名、卷数或册数,以便于检查整理。

“书首”,又称“书头”,指每册书最上端的侧面切口部分。

“书角”,指一本书右侧的上下两隅。比较珍贵的书,在装订时常用湖色或蓝色绫子将书角包起,称“包角”。

“函”,又称“函套”,用来装置书籍。

视频

装帧 相关视频

潮姆原创 | 第十五期 | 装帧之美
书籍装帧的历史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