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衡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衡水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衡水市

别名: 北方湖城、桃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河北省

著名景点: 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

衡水市是河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现衡水所辖冀州为九州之首。 河北省称冀,也缘于此。 深厚文化造就了一代名人,涌现出儒学大师董仲舒,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诗人[[高适],文学巨匠孙犁等。

衡水属于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的“1+9+3”计划京南区。京九铁路、石德铁路、邯黄铁路、石济高铁、京九高铁、石津城际高速铁路、衡潢铁路 、朔黄支线 八条铁路或规划铁路途经衡水,被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1]

历史沿革

古代

衡水历史悠久,夏之时分属冀、兖二州。商周时期有饶、昌、武城、武罗等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近代

中华民国初期,各州皆改为县,直隶于省。至1914年,今辖区分属大名道、保定道、津海道管理。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各县直接划归于省管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今辖区分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之冀中区和晋冀鲁豫边区之冀南区。1948年5月,两边区合并改称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辖原冀南、冀中两区之部分县域,包括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清河、恩县、夏津、武城、故城、景县、阜城等13县,属新建立的河北省。

现代

1952年11月7日衡水专区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其辖区之夏津、恩县、武城3县划归山东省,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景县、故城、阜城3县划归沧县专区,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下辖衡水、冀县、枣强、武邑、深县、武强、饶阳、安平、故城、景县、阜城计11县。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1993年9月,冀县改建为冀州市。1994年7月,深县改建为深州市。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同时撤销原县级衡水市,改设桃城区。至2013年末,衡水市下辖3区、8县和2个县级市。

市名由来

“衡水”一词始见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礼”。“衡水之滨”中的“衡水”,为当时穿越今冀州市境内的漳水后一段的别称,又名“横漳”或“衡漳”。隋朝开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下博(包括桃园、北马庄等原桃县治所周围的土地和村庄)、信都和武邑三县地,新置衡水县,治所在今衡水市旧城村,县之名称,取“漳水横流”之意。因漳水从衡水县西南入境后,不是东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后入海,古人亦把这一段漳河水称为“衡水”,后因漳、滏合流,这段河水即今日的滏阳河。滏阳河与滹沱河合汇为子牙河后,入渤海。此后,衡水县名称历代沿用。1996年7月,衡水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衡水市改设为桃城区。

2016年7月5日,衡水市召开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县级冀州市,设立衡水市冀州区。

特产

衡水金鱼

1982年,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在衡水的金鱼养殖场开始养殖金鱼。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现有品种 64个,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块红龙睛、玛瑙眼、桔瓣狮子头、赤兔眼虎头及白玉冠等。

侯店毛笔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后经推荐被光绪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动物的毫毛和尾毛。选用黄狼尾、香狸尾、 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40多种毫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水盆、干作、零活、 刻字直管、包装五道大工序,七十三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武邑扣碗

这里所说的扣碗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据说从宋代开始,武邑农村就有了用扣碗设宴的习俗,每逢结婚生子、老人丧葬、朋友聚会等大事,都用扣碗招待宾朋。至明清两代武邑扣碗已负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过此地,偶尔尝之,失声叫绝,赐名“武邑十大碗”,并钦定为宫廷膳食之一。自此,名声更噪,品尝者络绎不绝。

饶阳豆腐脑

饶阳豆腐脑的创始人韩玉在饶阳城关以卖豆腐脑为生。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因他投料考究,已成为饶阳地区远近驰名的风味食品。韩玉的操作方法是用鸡和猪肉熬汤,然后放入桂皮、丁香、茴香、大料,再加入炸酱。一直煮到鸡肉酥烂,汤味醇厚不腻为度。食用时碗内盛上鲜嫩的豆腐脑之后再浇上熬好的卤汤,加上点辣椒油、香油、芫荽。

马莲小枣

马莲小枣是枣强县的特产,已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枣强农林业生产发达,果品资源丰富,尤以红枣栽培多。据《史记·游侠列传》记载,枣强有“棘津城”之称,汉朝时期已成为盛产红枣的地方,故因枣木强盛而得名“枣强”。马莲小枣是河北省名优特果树之一。1992年全省红枣鉴评会上被评为第一名;1997年河北省首届农业博览会获优质果品称号,省政府颁发证书;1998-2003年连续荣获河北省名优农业产品称号,并颁发认定证书;2000年荣获全国红枣交易会金奖。

衡水市其他特产还有:武强年画、衡水内画鼻烟壶、深州蜜桃、安平丝网、饶阳金丝杂面、故城龙凤贡面、衡水湖烤鸭蛋、衡水内画、巨鹿香肠、衡水老白干等。

名胜古迹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县“封氏墓群”和“开福寺舍利塔(景州塔)”。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县的“周亚夫墓”、“高氏墓群”,桃城区的“宝云塔”、“孔颖达墓”,故城县的“庆林寺塔”,深州市的“马君起造像碑”、“大冯营汉墓”(即李佐车墓)、“深州盈亿义仓”,枣强县的“董仲舒石像”,安平县的“东汉壁画墓”、“圣姑庙”、“西寨子古墓”、“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冀州区的“后冢墓”、“冀州旧城址”、“西元头汉墓”、“西堤北石塔”(即震雹塔)、“双冢汉墓”,武邑县的“窦氏青山”和“中角汉墓”。

衡水湖

衡水湖位于衡水市区南10公里处,为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总面积75平方公里。湖区有各种禽鸟150多种。可以看到丹顶鹤白天鹅灰鹤、鹈鹕、白额雁、天鹅、小鸥等一大批国家及省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这里已被河北省政府定为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冀州古城址

位于旧城北部,自北关村西北500米处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据考证,古城建于西汉高帝年间(约公元前201年-180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时,该城城周十二里。北宋时,将城周扩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千百年来,由于风化和洪水侵袭,古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给人以历史变迁的苍凉之感。现古城墙高三至五米,基底宽三十米,顶面宽四米。

冀州竹林寺

竹林寺遗址位于北关村东北300米处。据传,古时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可以隐隐看见亭台楼阁悬于空中,被传为三个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时冀州州守常命人将此云幻奇景绘图以传,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楼幻景,在州城东北修建竹林寺,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清朝末年,当地百姓曾自行投资,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但也早已毁坏。遗址原来三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没入水中,遗址成为湖中一岛。1993年北关村在古遗址上建了一座殿。古寺内铜佛像原在冀县文化馆保藏,十年动乱期间被砸毁,现只存竹林寺碑,由冀州市文物所收藏。

竹林寺碑

原在冀州镇北关村东北方向的竹林寺遗址上,现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长1.16米、宽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迹。据旧志⒃载,碑记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为“冀为古郡城,内外不少名刹,东有泰宁,西有开元,南有南禅,而称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为首焉。”此碑为国家三级文物。

南潭记碑

原在小寨乡南尉迟村东南300米处,现由市文保所收藏。此碑为青石,长1.06米,宽0.55米,厚0.1米。历城范李撰文,谭杰刻石,楷书。碑文记载明嘉靖六年洪水情况:“滹沱、滏阳交会泛滥,遂东流于此,汇而为潭。厥后,诸水频固,而此潭益深。”碑文中还载有“村人谓其中有神物居之”等。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旧城文庙内,现存于冀州中学。据清康熙年间《冀州志》称:“柏偏于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苍古异常,未考植于何代,知州陈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镌文浅,日久莫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冀州州守陈嘉会作《三友柏记》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种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陈公心异是木,勒石以记颜曰:‘三友柏’。并称之为‘柏瑞’”。此柏毁于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阳面刻有“三友柏”三个行书大字,阴面刻有《三友柏碑记》楷书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宽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