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血小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行 1: 行 1:
 血小板(英语:platelet),也称血栓细胞(英语:thrombocytes,源自于希腊语的θρόμβος“凝块”以及κύτος“细胞”),为血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凝血因子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伤而出血的部位进行反应,进而形成凝块[1]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它们是细胞质的一部分,分离自骨髓当中的巨核细胞[2],然后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中未激活的血小板,为双凸盘状(透镜状)结构,最大的血小板直径约为2-3微米[5] 。血小板只有在哺乳动物当中发现,其他动物(如鸟类、两栖类)循环系统中的血栓细胞则为完整无缺的单核细胞[4]:3
+
[[File:血小板.jpg|350px|缩略图|右|<big>血小板模拟图</big>[http://img1.juimg.com/170910/335318-1F9100P25795.jpg 原图链接][http://www.juimg.com/tupian/201709/bizhi_1383096.html 来自 聚图网 的图片]]]
 在染色过的血涂片中,血小板会呈现出暗紫色的斑点,直径约为红细胞的20%。血涂片主要用于检验血小板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凝结能力。一般来说,健康成人的血小板与红细胞的比率为1比10至1比20。
+
 
 +
{{medical}}
 +
''' 血小板''' (英语:platelet),也称血栓细胞(英语:thrombocytes,源自于[[ 希腊语]] 的θρόμβος“凝块”以及κύτος“细胞”),为[[ 血液]] 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 凝血因子]] 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伤而出血的部位进行反应,进而形成凝块。血小板没有[[ 细胞核]] :它们是[[ 细胞质]] 的一部分,分离自[[ 骨髓]] 当中的[[ 巨核细胞]],然后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中未激活的血小板,为双凸盘状(透镜状)结构,最大的血小板直径约为2-3微米。血小板只有在[[ 哺乳动物]] 当中发现,其他动物(如[[鸟纲| 鸟类]] [[两栖纲| 两栖类]] )循环系统中的血栓细胞则为完整无缺的单核细胞。
 +
 
 +
 在染色过的[[ 血涂片]] 中,血小板会呈现出暗紫色的斑点,直径约为[[ 红细胞]] 的20%。血涂片主要用于检验血小板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凝结能力。一般来说,健康成人的血小板与红细胞的比率为1比10至1比20。
  
 
==功能==
 
==功能==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对于止血而言具有贡献,具体而言就是在血管内皮被截断的部位执行止血的功能。血小板会聚集在内皮被截断的部位;除非该部位实际上非常大,它们就会堵住其洞口。首先,血小板会紧贴被截断内皮的外侧,称为“黏附”。其次,血小板会改变形状,开启受体并分泌化学传讯者,称为“激活”。第三,血小板会透过受体互相桥接,称为“聚合”[6] 。血小板栓子的形成(主要止血作用)与凝血因子的激活,以及纤维蛋白的产生、沉积与连结(次要止血作用)有关。这些过程可能会有所重叠,可能会形成大多数血小板栓子,或是由大多数纤维蛋白凝块组成的“白色凝块”,也可能是更多典型混合物所组成的“红色凝块”。上述作用最后产生的结果就称为“凝块”。部分论述会将随后的凝块收缩以及血小板抑制作用作为止血的第4与第5步骤[7] ,还有部分论述则是将伤口修复作为第6步骤。
+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对于止血而言具有贡献,具体而言就是在血管内皮被截断的部位执行止血的功能。血小板会聚集在内皮被截断的部位;除非该部位实际上非常大,它们就会堵住其洞口。首先,血小板会紧贴被截断内皮的外侧,称为“黏附”。其次,血小板会改变形状,开启受体并分泌化学传讯者,称为“激活”。第三,血小板会透过受体互相桥接,称为“聚合”。血小板[[ 栓子]] 的形成(主要止血作用)与凝血因子的激活,以及[[ 纤维蛋白]] 的产生、沉积与连结(次要止血作用)有关。这些过程可能会有所重叠,可能会形成大多数血小板栓子,或是由大多数纤维蛋白凝块组成的“白色凝块”,也可能是更多典型混合物所组成的“红色凝块”。上述作用最后产生的结果就称为“凝块”。部分论述会将随后的凝块收缩以及血小板抑制作用作为止血的第4与第5步骤,还有部分论述则是将伤口修复作为第6步骤。
  
 
=== 黏附 ===
 
=== 黏附 ===
行 12: 行 16:
 
*血浆成分:主要是[[vWF]]。
 
*血浆成分:主要是[[vWF]]。
 
*内皮下成分:主要是胶原。
 
*内皮下成分:主要是胶原。
 黏附的机制:血管壁受损后,血管内皮细胞下的胶原暴露于血液,vWF立即与胶原结合,并导致vWF变构,随后,变构的vWF与血小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使得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血管;与此同时,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升高,cAMP浓度降低,进而出现细胞骨架重组,引起血小板变形并增加黏性。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抑制这个过程。
+
 黏附的机制:血管壁受损后,血管内皮细胞下的胶原暴露于血液,vWF立即与胶原结合,并导致vWF变构,随后,变构的vWF与血小板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使得血小板黏附于受损的血管;与此同时,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升高,cAMP浓度降低,进而出现细胞骨架重组,引起血小板变形并增加黏性。[[ 蛋白激酶C]] 抑制剂可抑制这个过程。
  
 
=== 聚集 ===
 
=== 聚集 ===
  
'''聚集'''(aggregation)指的是血小板彼此的黏着,通常分两个时相。第一聚集相也叫''' 可逆聚集相''' ;第二聚集相也叫''' 不可逆聚集相''' 。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叫''' 致聚剂''' ,也叫诱导剂。病理性致聚剂包括病毒、细菌、免疫复合物、药物等。生理性致聚剂包括:
+
'''聚集'''(aggregation)指的是血小板彼此的黏着,通常分两个时相。第一聚集相也叫可逆聚集相;第二聚集相也叫不可逆聚集相。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叫致聚剂,也叫诱导剂。病理性致聚剂包括[[ 病毒]] [[ 细菌]] [[ 免疫复合物]] [[ 药物]] 等。生理性致聚剂包括:
 
*[[二磷酸腺苷|ADP]]:最重要的生理性致聚剂,尤其是血小板释放出的内源性ADP。低浓度的ADP只引发可逆聚集相,血小板迅速聚集而又迅速解聚。在血小板悬液中加入中等剂量的ADP后,血小板迅速聚集,然后解聚;在引发可逆聚集相过后不久,血小板再次聚集,此后不再解聚,这个不可逆聚集相据认为是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所致。高浓度的ADP直接引发不可逆聚集相。如果将血小板悬浮于不含葡萄糖的液体数小时,或者加入抑制ATP代谢的药物,或者加入钙螯合剂,则可抑制ADP引发的聚集反应。ADP无法诱导洗净的血小板(去除了纤维蛋白原)出现聚集。可见,ADP引发的聚集反应是消耗能量的,具有剂量依赖性,且需要钙离子、纤维蛋白原的参与。
 
*[[二磷酸腺苷|ADP]]:最重要的生理性致聚剂,尤其是血小板释放出的内源性ADP。低浓度的ADP只引发可逆聚集相,血小板迅速聚集而又迅速解聚。在血小板悬液中加入中等剂量的ADP后,血小板迅速聚集,然后解聚;在引发可逆聚集相过后不久,血小板再次聚集,此后不再解聚,这个不可逆聚集相据认为是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所致。高浓度的ADP直接引发不可逆聚集相。如果将血小板悬浮于不含葡萄糖的液体数小时,或者加入抑制ATP代谢的药物,或者加入钙螯合剂,则可抑制ADP引发的聚集反应。ADP无法诱导洗净的血小板(去除了纤维蛋白原)出现聚集。可见,ADP引发的聚集反应是消耗能量的,具有剂量依赖性,且需要钙离子、纤维蛋白原的参与。
*血栓 烷A2(Thromboxane A2)
+
*[[ 血栓 烷]]A2(Thromboxane A2)
*胶原:血小板接触胶原后,经历一个延缓期后直接进入不可逆聚集相。这可能是因为胶原在诱导聚集反应的同时,也触发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ADP]]、血栓烷A2等。
+
*[[ 胶原]] :血小板接触胶原后,经历一个延缓期后直接进入不可逆聚集相。这可能是因为胶原在诱导聚集反应的同时,也触发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ADP]]、血栓烷A2等。
*凝血酶:具有和[[二磷酸腺苷|ADP]]相似的剂量依赖性;不同的是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不需要纤维蛋白原的参与。
+
*[[ 凝血酶]] :具有和[[二磷酸腺苷|ADP]]相似的剂量依赖性;不同的是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不需要纤维蛋白原的参与。
  
 
=== 释放 ===
 
=== 释放 ===
行 28: 行 32:
 
==产生==
 
==产生==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而成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7000个血小板。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血小板约1200亿个。根据《自然》杂志Mark R. Looney教授团队通过小鼠实验证实,肺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器官,有超过 50% 的血小板都是在肺里生成的 [8]
+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 巨核细胞]] 的细胞质脱落而成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7000个血小板。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血小板约1200亿个。根据《[[自然杂志| 自然]] 》杂志Mark R. Looney教授团队通过小鼠实验证实,[[ ]] 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器官,有超过 50% 的血小板都是在肺里生成的<ref>[http://www.sohu.com/a/329509632_120144084 怎样生成血小板,血小板的功能有哪些?] ,搜狐网,2019-07-26</ref>。
  
 
==分布==
 
==分布==
  
 血小板平均分布在血液中,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破裂时会大量聚集。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为100~300×10<sup>9</sup>/L。
+
 血小板平均分布在血液中,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破裂时会大量聚集。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为100~300×10<sup>9</sup>/L<ref>[http://www.vodjk.com/xuexiaobandi/171221/1446390.shtml 血小板低于多少有危险],健康一线,2017-12-21</ref>
  
 
==视频==
 
==视频==
行 42: 行 4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364 細胞論]]
 +
[[Category:395 人體組織學;顯微解剖學]]

於 2020年2月17日 (一) 08:31 的最新修訂

血小板(英語:platelet),也稱血栓細胞(英語:thrombocytes,源自於希臘語的θρόμβος「凝塊」以及κύτος「細胞」),為血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與凝血因子一起,藉由結塊作用,對血管受傷而出血的部位進行反應,進而形成凝塊。血小板沒有細胞核:它們是細胞質的一部分,分離自骨髓當中的巨核細胞,然後進入循環系統。在循環系統中未激活的血小板,為雙凸盤狀(透鏡狀)結構,最大的血小板直徑約為2-3微米。血小板只有在哺乳動物當中發現,其他動物(如鳥類兩棲類)循環系統中的血栓細胞則為完整無缺的單核細胞。

在染色過的血塗片中,血小板會呈現出暗紫色的斑點,直徑約為紅細胞的20%。血塗片主要用於檢驗血小板的大小、形狀、數量以及凝結能力。一般來說,健康成人的血小板與紅細胞的比率為1比10至1比20。

功能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對於止血而言具有貢獻,具體而言就是在血管內皮被截斷的部位執行止血的功能。血小板會聚集在內皮被截斷的部位;除非該部位實際上非常大,它們就會堵住其洞口。首先,血小板會緊貼被截斷內皮的外側,稱為「黏附」。其次,血小板會改變形狀,開啟受體並分泌化學傳訊者,稱為「激活」。第三,血小板會透過受體互相橋接,稱為「聚合」。血小板栓子的形成(主要止血作用)與凝血因子的激活,以及纖維蛋白的產生、沉積與連結(次要止血作用)有關。這些過程可能會有所重疊,可能會形成大多數血小板栓子,或是由大多數纖維蛋白凝塊組成的「白色凝塊」,也可能是更多典型混合物所組成的「紅色凝塊」。上述作用最後產生的結果就稱為「凝塊」。部分論述會將隨後的凝塊收縮以及血小板抑制作用作為止血的第4與第5步驟,還有部分論述則是將傷口修復作為第6步驟。

黏附

黏附(adhesion)指的是血小板與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參與此過程的物質主要有:

  • 血小板成分:主要是細胞膜上的糖蛋白。
  • 血漿成分:主要是vWF
  • 內皮下成分:主要是膠原。

黏附的機制:血管壁受損後,血管內皮細胞下的膠原暴露於血液,vWF立即與膠原結合,並導致vWF變構,隨後,變構的vWF與血小板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結合,使得血小板黏附於受損的血管;與此同時,血小板內鈣離子濃度升高,cAMP濃度降低,進而出現細胞骨架重組,引起血小板變形並增加黏性。蛋白激酶C抑制劑可抑制這個過程。

聚集

聚集(aggregation)指的是血小板彼此的黏着,通常分兩個時相。第一聚集相也叫可逆聚集相;第二聚集相也叫不可逆聚集相。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質叫致聚劑,也叫誘導劑。病理性致聚劑包括病毒細菌免疫複合物藥物等。生理性致聚劑包括:

  • ADP:最重要的生理性致聚劑,尤其是血小板釋放出的內源性ADP。低濃度的ADP只引發可逆聚集相,血小板迅速聚集而又迅速解聚。在血小板懸液中加入中等劑量的ADP後,血小板迅速聚集,然後解聚;在引發可逆聚集相過後不久,血小板再次聚集,此後不再解聚,這個不可逆聚集相據認為是血小板釋放內源性ADP所致。高濃度的ADP直接引發不可逆聚集相。如果將血小板懸浮於不含葡萄糖的液體數小時,或者加入抑制ATP代謝的藥物,或者加入鈣螯合劑,則可抑制ADP引發的聚集反應。ADP無法誘導洗淨的血小板(去除了纖維蛋白原)出現聚集。可見,ADP引發的聚集反應是消耗能量的,具有劑量依賴性,且需要鈣離子、纖維蛋白原的參與。
  • 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
  • 膠原:血小板接觸膠原後,經歷一個延緩期後直接進入不可逆聚集相。這可能是因為膠原在誘導聚集反應的同時,也觸發血小板釋放ADP、血栓烷A2等。
  • 凝血酶:具有和ADP相似的劑量依賴性;不同的是凝血酶誘導的聚集反應不需要纖維蛋白原的參與。

釋放

釋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後,將貯存在血小板顆粒等細胞器內的物質排出的現象。血小板釋放可能與血小板內鈣離子濃度改變、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及細胞骨架等有關。釋放出的物質包括ADP、血栓烷A2等,可進一步促進新一輪的血小板激活,引起正反饋;亦可促進止血過程中的血管收縮和凝血;也能激活抗凝纖溶機制限制血栓的過度發展。

產生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細胞的細胞質脫落而成的,每個巨核細胞可產生2000~7000個血小板。一個健康人每天生成血小板約1200億個。根據《自然》雜誌Mark R. Looney教授團隊通過小鼠實驗證實,是血小板生成的主要器官,有超過 50% 的血小板都是在肺里生成的[1]

分布

血小板平均分布在血液中,循環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處於靜止狀態,當血管破裂時會大量聚集。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濃度為100~300×109/L[2]

視頻

血小板 相關視頻

血小板的功能是什麼
血小板的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