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万寿山龙泉寺

龙泉寺

图片来自xuite

龙泉寺,原名涌泉寺,亦名喝水岩,是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龙井里的一间佛教古刹,于清治乾隆9年(1744年)所创建,属于禅门临济宗法脉。[1]

目录

历史

福建漳州高僧经元大师始建于清乾隆9年(1744年)。该寺名由来,乃因寺后之龙目井,源自于打鼓山的“龙岩冽泉”,故名“涌泉寺”。又因龙目井之水,大旱不涸,故涌泉寺亦称“喝水岩”。据清嘉庆四年己未岁贡生章甫所撰的“游涌泉寺”与“喝水岩”二诗为证。光绪17年(1891年) 龙泉寺遭祝融焚毁泰半,翌年虽有邑绅施阿民倡议重修,但因经费不足而未复旧观。

日治时期大正12年(1923年),日僧东海宜诚台湾总督府许可,由地方人士李荣等人于原址鸠资创建,并命名为“龙泉寺”,东海宜诚亦为首任住持。龙泉寺自此成为临济宗妙心寺派南部的布教中心。今旧大殿格局大致上保留大正12年(1923年)建寺的样貌,初系茅舍,后改瓦屋,殿后为寿山,左有功德堂,左前方有祖堂,殿右有舍利殿。寺方后来在龙泉寺旧大殿后方,建了一座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中国北方宫殿式建筑。

民国60年(1971年)1月20日,台湾水泥公司高雄厂开拓万寿山运石道路时,发掘出一块酷似神像之奇石,善男善女称之谓“观音佛石像”,特于民国64年(1975年)集资在该寺兴建圆通宝殿供奉之,古刹胜地,凭添瑰宝,引起香火空前。

历史文物

参考文献

  1. 龙泉寺,xu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