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9年8月26日) |
范雎[1][2](?-前255年),又作范睢、范且,字叔,化名为张禄,中国战国时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昭襄王宰相。封地在应城(今河南鲁山东),所以又称为应侯。
名字
睢
《史记》本传作范睢(音“虽”,“目字部”),而按《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十五年范睢下……”。胡三省注云:“睢,音虽”。
雎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范且(音“居”)。王先慎集解引顾广圻曰:“范且,范雎也,且、雎同字;”
钱大昕《通鉴注辨正》云:“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注读为虽,失之甚矣。”
生平
范雎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3],善辩,本欲求官于魏王,但因家贫无资可通门路,不得不改为入中大夫须贾门下为宾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时被怀疑通齐卖魏,因此在归国后被魏国相国魏齐几乎鞭笞致死,又被魏齐下令扔进茅厕侮辱,侥幸逃生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一说在孟尝君的推荐下前往秦国)。
范雎见秦昭襄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为客卿,之后,他又提醒秦昭襄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襄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之权,并驱逐穰、宛、邓、华等四大列侯到函谷关外,避免影响国政,昭襄王拜范雎为相国,封于应邑(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范雎为人性情激昂,恩仇必报,掌权后先羞辱魏使须贾,之后又迫使魏齐自杀;另也举荐郑安平出任秦国大将,王稽出任河东郡守,以报其恩。
前262年,秦名将武安君白起攻陷韩国的野王郡,上党郡成为韩国飞地,在范雎强烈要求下,于是韩桓惠王把上党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靳黈却不愿降秦,韩桓惠王罢免了靳黈,改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但冯亭也反秦,一怒之下反而归顺赵孝成王,秦昭襄王眼睁睁失去上党,大怒,命白起讨伐赵国,是为长平之战。两军对垒3年后,范雎于前260年成功以反间计使赵国启用无实战能力的赵括代廉颇为将,使得白起大破赵军。长平战后,白起希望一举灭赵,但范雎认为秦军应该休养生息,秦昭襄王决定停战。白起认为失去灭赵国的最佳时机,以后再攻打赵国再无获胜的机会,称病不再任命统帅,之后秦昭襄王再度想要攻赵时,欲请白起挂帅,但白起认为已经失去良机而不肯从命,秦王一怒之下放逐白起,又因范雎称“白起临走时有怨气,恐其走后为他国所用”,于是秦昭襄王派使者把白起赐死,命他自刎。
此后果然不出白起所料,秦军不能战胜赵国,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希望一举灭赵,但是于前259年秋被率军来援的信陵君击溃,郑安平兵败降赵。当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敌之罪被诛。范雎因此失去秦昭襄王的宠信,不得不推举蔡泽代替自己的位置,辞归封地,不久病死(一说因荐人不当被处以死刑)[4]。
参见
参考资料
- ↑ 秦始皇51岁驾崩?《史记》记错了. 中国江苏网. 2013-11-30 [201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教授耗时8年为《史记》挑错:秦始皇没活到51岁. 扬子晚报. 2013-11-30 [2013-11-30].
- ↑ 《战国策·秦策三》:“乃与即为梁余子用也”。
- ↑ 云梦秦简《编年纪》云:“(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