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英属哥伦比亚省1号公路

英属哥伦比亚省1号公路
图片来自wikiwand

英属哥伦比亚省1号公路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一条东西向公路,属于加拿大横贯公路的一部分,贯穿卑诗省南部,西起域多利市达拉斯道,东端在卑诗省与艾伯塔省省界驳上艾伯塔省1号省道,全长981公里[1],连同依靠卑诗渡轮横渡乔治亚海峡的水路旅程则长1039公里。 从温哥华到Banff的一路大致可以分为“直路”与“山路”。前半段直路自然没有难度,基本是双向四车道甚至六车道,行驶速度大约在110-130km/h。后半段进入山区后难度明显加拿大,双向二车道为主,并且道路坡度起伏较大,卡车较多,跨线超车难度也较大。尤其冬季驾驶会时不时遭遇雪崩封路,驾驶难度明显提高,并不建议冬季自驾。

从温哥华到Banff的自驾行程大约900公里,总共需要时间约10-11小时。

目录

温哥华岛路段

1号公路温哥华岛段于1941年获取该编号,南起该岛南部的省会域多利,原本北至坎贝尔河以北的小镇科尔西湾(Kelsey Bay),到1953年则改以乃磨市中心为北端,在此以北的路段则改编为19号公路。随著卑诗渡轮于1961年接管乃磨启航湾(Departure Bay)与西温哥华马蹄湾之间的汽车渡轮航线,1号公路温哥华岛段亦于同年改以启航湾为北端。

低陆平原路段

1号公路低陆平原段如温哥华岛段般,于1941年获取该编号,当时其西端终点位于温哥华市内,跟随京士威道横跨温哥华和本拿比,在新西敏菲沙河畔驳上帕图洛桥进入素里,其后跟随菲沙公路横跨亚博斯福智利域后抵达合普。公路的西端终点于1959年沿狮门桥往西伸展至西温哥华马蹄湾

介乎亚博斯福和智利域之间的路段于1962年由新建高速公路路段取代,而1号公路编号亦转到该段高速公路。省府却于1964年将亚博斯福和智利域之间的1号公路编号转回原有的普通公路路段;高速公路路段则于同期延伸至西温哥华(但沿途仍于数处设有交通灯平交路口),并编号为401号公路。

路线

1号公路低陆平原段全长170公里,西起西温哥华马蹄湾卑诗渡轮码头。公路自此往东伸延14公里,介乎2号出口和13号出口之间的路段与99号公路共构。公路其后往东伸延9公里,途经北温哥华区北温哥华市,沿途设有7个交汇处,抵达布勒内湾畔并驳上钢铁工人纪念第二海峡桥,通往温哥华市。此段位于西温和北温的1号公路又称高地公路(Upper Levels Highway)。

1号公路于温哥华市内4公里长的路段是该市内唯一一段高速公路。公路在喜士定公园东侧进入卡斯亚隧道(Cassiar Tunnel),跨越界限道(Boundary Road)后进入本拿比市范围,在该市内路段长11公里。公路其后进入高贵林市,往东伸延7公里,与7号公路交汇后抵达菲沙河畔并驳上曼港桥通往素里

1号公路于素里市内路段长12公里,设有三个交汇处,当中于53号出口与15号17号公路交汇。介乎温哥华固兰围公路(Grandview Highway)和素里152街的1号公路来回方向各有3至4条行车线,当中一条为高乘载车道。省府于1998年在1号公路增辟上述高乘载车道,以鼓励民众改以共乘车辆方式通勤,项目耗资6200万加元[2]。公路其后进入兰里区,在区内路段长18公里,亦设有三个交汇处:58号出口通往金穗大桥、66号出口与10号公路交汇、而73号出口则与13号公路交汇。

公路之后离开大温哥华地区,进入菲沙河谷地区。公路在亚博斯福市内路段长33公里,设有6个交汇处,当中92号出口与11号公路交汇。公路之后进入智利域市,在该市内路段长24公里并设有6个交汇处,离开智利域市后2公里与9号公路交汇。公路之后沿菲沙河南岸往东北伸延35公里,途经7个交汇处后与3号公路交汇。1号公路在此处离开高速公路路段,途经合普区中心范围后跨越菲沙河并与7号公路交汇。(3号和5号公路在合普以东以高速公路资格往东北伸延至锦禄,在该市再度与1号公路交汇。使用3号和5号公路来回合普和锦禄比使用1号公路可节省达一个半小时的旅程,因此来回该两点的交通主要取道前者。)

参考文献

  1. B.C.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B.C. Landmark Kilometre Inventory. July 2010 [January 2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2. Frontier to Freeway – A short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roads in British Columbia.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October 2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