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苏慧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慧廉

苏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原名威廉·爱德华·苏西尔,1861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哈利法克斯。英国汉学研究者,教育家,偕我会传教士。

在华期间,苏慧廉完成《新约》温州话全译本,开办艺文学堂,后任山西大学堂校长。回英国后,苏慧廉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欧战期间,苏慧廉任基督教青年会宗教工作主任干事。

人物生平

1882年,根据温州方言发音规律,苏慧廉创编了“用拉丁字拼音代替汉字”的瓯音拼音文字。

1887年,苏慧廉在康乐坊开办私塾,教授四书五经和圣经,为艺文小学前身。

1897年,苏慧廉着手在瓦市殿巷赁房,开办艺文书院(温州墨池小学前身)。

1897年,苏慧廉办定理医院,是浙南地区最早的西医院。开创了温州现代化医疗体系。

1898年,城西礼拜堂(温州城西堂)建成,苏慧廉撰写碑文,文中有云:“中外集资成数,庀材鸠丁,昕夕董治,月圆十度,方始告竣”。碑文章法严谨,词理通顺,为西方人士中所罕见。

1903年秋,艺文学堂(温州二中海坛校区现址,原有建筑已拆除)建成,是温州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开学典礼上,当时的道、镇、府、县官员,经学大师孙诒让、西国有名通儒李提摩太等达官名儒毕至。

1906年,苏慧廉担任山西大学堂校长(当时仅有的三所公立大学之一,另有京师大学堂和北洋大学堂)。在任期间,将《论语》翻译成英文。他的译本是牛津大学最认可的经典翻译,至今印了已三十多版。

1911年,苏慧廉离华返英筹款,拟筹办“华中大学”,任校长。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此计划完全落空。

1911年,苏慧廉在欧洲创立法国华工青年会。

1920年,苏慧廉受聘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在任期间翻译了《妙法莲花经》,撰写了《中国佛教术语词典》。后者至今都是佛教研究领域最好用的英文工具书。20年代以后,中国所有第一流的知识分子造访牛津都由苏慧廉接待,如蔡元培、胡适。后来苏慧廉加入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胡适和丁文江为中方代表。之后胡适与苏慧廉一起乘火车进入苏联,走遍欧亚大陆后回到英国。

1928年,苏慧廉受邀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半年的访问学者。

1929年,费正清投入苏慧廉门下,苏建议他去中国调研考察,学习中文。“费正清”这个名字就是林徽因所起。

1935年5月14日夜间,苏慧廉在牛津去世。

学术成就

光绪七年十月,苏慧廉来温州,任循道公会传教士,寓前教士李华庆嘉会里巷口所遗旧居。首先学习温州话,半年后试以温州话讲道,以后编制温州话拉丁拼音文字,并以温州方言试译圣经。为培养教徒,居宅旁设有书院,为招徕听众,曾以随身携带奎宁、阿司匹林等常用西药治疗疟疾、感冒,教人如何戒烟(鸦片),稍后试行拔牙、修正倒睫等小手术,求医者日众,社会影响日益显著。

光绪十年八月十六日,温州人民反洋教运动处于一触即发之势,苏慧廉率教徒二三十人做礼拜,见群众围集并用石块撞门,立即出外拖拉一人入室关禁,群众破门营救,放火烧毁教堂、书院及居房,该夜火烧六教堂即以此为发端。教案平息后,致力于办医院和学堂:建医疗室,请瓯海关医师劳莱(J.H.Loring)应诊,继请霍厚福(Alfred.Hogg)任专职医师(1893年末);其后约翰·定理(John Ding Ley)来温州,改在杨柳巷办定理医院。学堂初设于二十三年,学生约20人,除授以圣经、英语、古文外,并以江南制造局译西书为课本。

光绪二十四年,城西礼拜堂建成,苏慧廉在《重建圣殿记》中承认“近十年来,地则有四五邑,会则有七十奇,人则有三千余”,传教工作获得显著进展。光绪二十九年,完成《新约》温州话全译本。同年秋,开办艺文学堂。[1]

社会评价

苏慧廉所作的事情虽多,对中国的贡献也很大,但是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其实他生命的轨迹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一群重要人物的命运,如胡适费正清陈寅恪林徽因

在牛津的墓地上,苏慧廉夫妇的名字旁刻着《圣经》上的一句话:“他们的功业长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