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節度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节帅)
前往: 導覽搜尋

節度使中國越南朝鮮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後來在中國和越南成為地方軍政長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駐守於各道的武將稱為都督,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為節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

起源

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多省並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每遇戰事發生,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御。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資治通鑑》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1]。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新唐書·百官志四》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

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了磧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十個節度使,范陽〈今日北京地區,即古幽州〉節度使是節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時的節度使多由胡人擔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節度使,要授予其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

職責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肅宗以後,天下糜亂,不得不仿照漢末州牧統管軍民政務之制,令節度使兼管內觀察使及駐州刺史,於是其權限逐漸擴大,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

安史之亂後,國中遍置節度使,多為安史之亂的叛將和平叛戰事中崛起的軍閥。各統一道或數州,軍事民政,命官、徵稅,皆得獨立,父死子繼,自以世襲,號為留後而不待朝命。朝廷無力討伐,往往姑息了事,承認其地位,世稱藩鎮,迄於唐亡。

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不過,後來郭威、趙匡胤只是兼任節度使的禁軍領袖,和朱溫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鎮守地方的節度使不同。

宋朝建立後,宋太祖鑑於唐末五代時期節度使割據一方、相互混戰的教訓,對各地節度使採用了賞錢但無軍權的辦法,給予功臣銀錢田地,要求他們解除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時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石守信對禁軍的控制。並派遣文臣擔任知州事,限制了節度使節制郡縣的權力;又以轉運使接管了節度使的財政權利;將地方上強壯的士兵編入禁軍。凡此種種,節度使徒坐空城而已。原來建制為藩鎮的州被稱為節度州,知州兼任節度使。如宋真宗時的河西節度使、知許州石普。既是知州,又是本州節度使、觀察使。

變更

之後,節度使成為武將的最高階官和宗室、文臣勛舊以及宰執的加官,侍以降麻、賜旌節、鑄三印〈節度使印、管內觀察使印、節度州印〉。恩數與執政同,景德後,凡拜節度使者授旌節門旗二、龍虎旗一、旌節一、麾槍二,豹尾二。旗以紅繒九幅,上設耀篦、鐵鑽、髹槓、緋纛。旌用塗金銅螭頭,髹槓,綢以紅繒,畫白虎,頂設髹木盤,周用塗金飾。節亦用髹槓,飾以金塗銅葉,上設髹圓盤三層,以紅綠裝釘為旄,並綢以紫綾復囊,又加碧油絹袋。麾槍設髹木盤,綢以紫繒復囊,又加碧油絹袋。豹尾,制以赤黃布,畫豹文,並髹槓。哲宗以前,節度使不輕授,徽宗時宦官共六人拜節度使。拜節度使者,除十州節度沿用唐代節鎮名外,必冠以節度州軍額名,稱「某某軍節度使」,登殿唱名則沿用唐例,節、廉、刺三職並唱,謂「使持節都督某州諸軍事,某州刺史,充某軍節度、某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節度使之上,又有「使相」[2],即節度使、樞密使、親王、留守、檢校官兼中書令、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南宋時,有加至三鎮者,就是說名義上兼任了三州節度使但並無兵權,如岳飛韓世忠等。有宋一代節度使俸祿豐厚:北宋嘉佑年間至靖康年間:料錢四百千;衣賜 春、冬絹各百匹,大綾各二十匹,小綾各三十匹,錦各五百兩,羅各十匹。月給祿粟使相以上者兩百石、不帶使相者一百五十石,凡一石給六斗,、麥各半;元隨、僕人北宋之制一百人、南宋之制五十人;公用錢使相以上者兩萬貫,其次萬貫至七千貫,凡四等;不帶使相者萬貫至三千貫,凡四等;南渡之後節度使料錢四百貫、祿粟一百五十石。給七石。

遼、金都仿唐制置節度使,往往有名無實,地位也遠不如宋朝的使相高。元朝廢除。

視頻

節度使 相關視頻

紀錄片: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為節度使,和李光弼共抵抗安史叛軍
百家講壇:唐朝天寶有哪十大節度使,安祿山在其中的地位有多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