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艾滋病

於 2019年9月18日 (三) 13:58 由 安然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艾滋病

艾滋病
別名 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知名於  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無法治癒。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

目錄

基本信息

名稱 艾滋病 是否醫保
別名 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就診科室 感染科、皮膚性病科
臨床症狀 持續發熱、虛弱、盜汗,全身淋巴結腫大。 危害 艾滋病會導致肝、肺、腎等臟器損害及失明

晚期患者常死於併發症。

艾滋病日 每年的12月1日 檢查   血常規檢查、生化檢查、病毒及特異性抗原和抗體檢測

各種致病性感染的病原體檢查、HIV抗體檢測、耐藥檢測、X線檢查。

重要提醒   經過數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作

病因詳情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HIV)引起的性傳播疾病,根據血清分型,HIV可分為Ⅰ型(HIV-1)和Ⅱ型(HIV -2)。

HIV主要侵犯的是T淋巴細胞,引起人細胞免疫嚴重受損,繼而發生條件致病菌感染、惡性腫瘤等。

主要經以下3種途徑傳播:性接觸、血液及血製品(包括共用針具靜脈注射毒品、介入性醫療操作等)和母嬰傳播(包括經胎盤分娩時和哺乳傳播)。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同吃同飲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

傳播途徑

青壯年高發,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

症狀與診斷

典型症狀

典型症狀有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 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消瘦特別明顯。

其他症狀

艾滋病長期發展會導致呼吸道症狀,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消化道症狀:厭食、噁心、嘔吐、腹瀉等;神經系統症狀: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等;皮膚和黏膜損害等。

診斷依據

有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HIV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即可診斷。或僅實驗室檢查HIV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即可診斷。

治療方法

治療方針

強調綜合治療,降低HIV發病率和死亡率。

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藥物治療

病毒治療是艾滋病治療的關鍵。採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聯合療法,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療效。

預後情況

本病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

傳播途徑

已經證實的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條,其核心是通過性傳播和血傳播,一般的接觸並不能傳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視,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

(1)性接觸傳播:包括同性及異性之間的性接觸。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傳染危險。

(2)血液傳播:包括:①輸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製品;②靜脈藥癮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針頭及注射器;③共用其他醫療器械或生活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經破損處傳染,但罕見。④注射器和針頭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特別是兒童預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針一管危險更大;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術器械、針刺治療用針消毒不嚴密或不消毒;理髮、美容(如紋眉、穿耳)、紋身等的刀具、針具、浴室的修腳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臉刀、剃鬚刀、或共用牙刷;輸用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製品,以及類似情況下的輸骨髓和器官移值;救護流血的傷員時,救護者本身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3)母嬰傳播:也稱圍產期傳播,即感染了HIV的母親在產前、分娩過程中及產後不久將HIV傳染給了胎兒或嬰兒。可通過胎盤,或分娩時通過產道,也可通過哺乳傳染。[1]

護理知識

日常護理

1.堅持潔身自愛,保持一對一的性關係,包括男男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鬚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定時做運動。選擇一些自己喜歡而體力能夠承受的運動,如散步、緩步跑、游泳等。

6.定期複診,接受身體及血液檢查,以便觀察病情。

飲食調理

注意飲食均衡和食物衛生,保持體重,補充體力。飲食要全面均衡,有足夠的熱量和水分。所有食物必須先洗淨和徹底煮熟才可進食,不宜吃未經烹煮的食物。多吃蔬果,高能量、高蛋白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少量多餐、定時進餐。戒煙、酒。宜多吃蔬果,高能量、高蛋白飲食。

  1. 艾滋病的三種傳播方式,新浪網,2014年8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