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南南沙宫

台南南沙宫
图片来自xuite

台南南沙宫全名“府城三协境下南河南沙宫”,简称“下南河南沙宫”,古名为“沙美传香 下南河”,最早可溯于清朝康熙年间,主祀黄府千岁,是五条港之南河港主庙,后因奉祀包青天而闻名,而又被称为包公庙,亦是“包代巡”祖庙,位于台南市中西区和平街55号。

目录

沿革介绍

下南河南沙宫最早可溯于约西元1715年时,黄府千岁(现为“黄府二千岁”)和包府千岁随著泉州晋江沙美的卢氏族人渡过黑水沟来台,到了府城下南河定居,并在下南河开火炭店,当时还未有庙名,因此当时的信徒及当地的民众称黄王包王为“沙美传香 下南河”。

不久,黄府千岁指示其另有大哥、三弟及其夫人,需雕塑供奉之;为了方便区分,将大哥称为“黄府千岁”,二哥即原来的黄府千岁更名为“黄府二千岁”,三弟称为“黄府三千岁”,大哥之夫人称为“黄府夫人”。

后来,黄府千岁包府千岁因适时的展现神迹使当地地主石时荣得以保住多年来赚取的家产,石时荣为了答谢黄王爷包王爷之庇佑,将卢氏族人向石家租的地捐予卢氏族人作为庙地,并由旧下南河、顶南河街看西街松仔脚等地的居民捐资建庙;旧宫庙体于西元1746年(乾隆十一年)完竣,位于南河港之港边,坐南朝北,面向南河港,并以黄王来自南沙岗而取名为“南沙宫”。

当时五条港的各港,均有各姓氏之族人分据工作地盘,并各自建立庙宇。泉州沙美的卢姓在南河港建立此庙;泉州石湖的郭姓在南河港建立西罗殿;泉州晋江的许姓在南势港建立金华府;泉州晋江前埔及泉州石狮大仑的蔡姓在佛头港建立聚福宫;泉州石狮塘后的黄姓在新港墘港建立集福宫[1]

后因黄府千岁神威显赫、泽及万民,因此香火日渐鼎盛,其庙体已不敷使用,于是众信徒在得到黄府千岁同意后买下隔壁的民宅作为庙地,并开始进行重建之工程;新庙即为现况,庙体则遵从黄府千岁指示面向和平街(原南河港堤道,即南河街)及仁爱街(看西街)之交叉路口,于民国90年(2001年)举行入庙仪式,并于民国93年(2004年)举行建醮大典。

奉祀神祇

  • 黄府千岁:又尊称为“黄府大千岁”、“黄府大王”,其特征为头戴文帝帽、身著橘袍、脚踏双鬼、青脸红眉无须、右手掌带、左手压于腿上。
  • 包府千岁:又尊称为“包代巡”,其特征为头戴乌纱帽(或帝帽)咖啡色(或为黑)脸、长须、手持尚方宝剑(或持)、脚踏双狮,额上的红月为该宫包公最大的特色;该宫之包公专司司法之事及文昌之职。
  • 黄府夫人:为黄府千岁之妻,专管男女姻缘之事,为端坐于龙椅上,呈抱寿(抱袖)体或持如意之姿,头戴凤冠。
  • 黄府二千岁:又尊称为“黄府二王”,头戴三翅王帽、身著绿袍、脚踏双鬼、面为水蓝色、眉为火红色、无须、右手持剑令、左手压于腿上。
  • 黄府二夫人:为黄府二千岁之妻,盘坐于白鹤之上,左手持号角,右手持铃,头戴凤冠。
  • 黄府三千岁:又尊称为“黄府三王”,头戴四角金盔、身著黄袍、褐脸无须、右手持令牌、左手压于腿上、右脚踏金狮、左脚踩小鬼,专司孩童之事。
  • 大房头六姓府千岁:为“张王府”、“黄王府”(即黄府二千岁)、“朱王府”、“钦王府”、“顺王府”、“十三王府”所组成。
  • 晋江五府千岁:“白府千岁”、“蓝府千岁”、“仟府千岁”、“钦府千岁”、“查府千岁”所组成。
  • 福德正神中坛元帅、王朝马汉将军、狄青石玉元帅…等。

例行祭日、活动

特色

神尊

  • 包府千岁:该宫包公最大的特色为其额上之月牙印为“红月”,与其他庙宇之包公神像不同。其镇殿神尊由魏俊邦打粗胚,并由西佛国蔡心雕刻。
  • 黄府二千岁:其镇殿神尊是由西佛国蔡心所妆,姿态为“大反手”,与一般王爷体态不同,极具特色;镇殿二千岁亦为南沙宫之轿班会之精神领袖,因此其开光纪念日时会有许多老一辈的轿班人员会至庙里祝寿。
  • 晋江五府千岁-钦府千岁:该宫钦府千岁相传于灾难时曾现身救灾,故雕塑金身时便由其救灾时曾抱起婴儿之貌来雕塑,成为全台唯一抱著婴儿的千岁爷。
  •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为在小说“七侠五义”(三侠五义)中包公斩恶人之刑具龙头铡专斩为恶的皇亲国戚,虎头铡专斩贪官污吏,狗头铡专斩作恶刁民[2];该宫原只有虎头铡,于大凶之时开光;后奉该宫包府千岁圣示要增塑龙头铡及狗头铡、整理虎头铡,并钦点由雕塑该宫镇殿包府千岁之师傅魏俊邦之子魏介民师傅雕制,于西元2016年(民国105年)7月27日(农历六月廿四卯时开光迪吉。

别名

  • 南沙宫除了“包公庙”、“港头庙”外,亦有“南沙间”、“沙美传香”、“下南河”、“南沙”…等称呼。
  • 包府千岁“包代巡”、“阎罗天子”、“包公祖”。
  • 开基黄府二千岁“南河港主”、“港主佛”。

仪式

附属组织

  • 轿班会-六合轿班会:又称为“南沙宫轿班会”,曾一时扬名于府城内外,但后因轿班人员皆有正当工作而无法参与轿班之事而渐渐没落;近几年由庙中之青年重组,但已解散。
  • 小法团-显心坛:为闾山法脉,由柯天降法师(阿降师)所传,后因人事问题而出走,并于永康地区开馆,称为“南沙宫显心坛”、“沙美传香显心坛”;于2015年(民国104年)毁于祝融;现已不存。
  • 大驾班-南圣堂:主祀黄府千岁、阎罗天子、包府千岁,当时因人事问题而出走。现址于永乐市场二楼,其镇殿神尊—黄府二千岁原为南沙宫之神尊,因那尊为南圣堂出钱所妆,因此他们又新妆了一尊黄府二千岁与南沙宫换。
  • 家将馆-如性慈祥堂:为全台白龙庵赵部振灵公之驾前家将,原负责宫庙为南沙宫,后因人事问题而与显心坛同时出走,并将其香火安于显心坛;于2015年(民国104年)与显心坛同时毁于祝融;现已不存。
  • 轩社-南河社:为北管轩社,活跃于民国七、八十年间,后因后继无力而解散;现已不存。
  • 阵头-儿童金狮阵:由当地7~14岁的少年所组成,活跃于民国七、八十年间,后因后继无力而逐渐没落;现已不存。

三协境

南沙宫金华府药王庙所共同联防之区域,并以风神庙为主庙,防御区域是在城外五条港南河港南势港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五条港五姓争雄〉. 《观‧台湾 电子报》 (台湾: 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3-01-10, (第16期) [2016-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Chinese (Taiwan)).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的引用提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