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备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备文(1916-1986)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4军11师31团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军委无线电总队报务员、军委2局股长、电台科副科长、3处副处长、系主任、2处处长、1处处长兼政委、2局副政委。我军技术侦察情报始祖。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胡备文
出生 1916
江西省吉安县
逝世 1986

简介

胡备文(1916—1986),江西省吉安县人,1916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4军11师31团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军委无线电总队报务员,军委2局股长、电台科副科长、3处副处长、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2处处长、1处处长兼政委、2局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昆仑纵队二大队大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委情报部3局局长,军委技术部2局局长,总参谋部3部副部长、部长。1969年8月—1974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技术侦察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政协全国第五届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拿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 是我军技术侦察情报始祖。[2]

胡备文因病于1986年2月1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人物经历

解放战争,毛泽东转战陕北,军委2局为了保证中央对情报的需要,组织了一个五、六十人的技术侦察情报工作班子,随毛泽东行动,代号是昆仑纵队二大队,胡备文担任了大队长。二大队的任务是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提供技术侦察情报,具体任务是全面侦控胡宗南马鸿逵邓宝珊等军事系统。二大队从空中截获了敌整编1军31旅、135旅从延安分兵北犯的情报,以后敌军出动的情报一份一份地送到前沿部队,保证青化砭战斗取得了胜利。毛泽东见到胡备文,拿他的名字开玩笑:你怎么只"备文",不"备武"呀?敌31旅被歼灭后,整个密码系统全部更换了,胡备文带领二大队很快解开了新的密码,毛泽东为此奖励给二大队一百万元边币和两匹马。蟠龙战斗前,周恩来要求3天内破开敌人全部密码。胡备文集中5个台的力量,对胡宗南两个军部、5个师部及所属十几个旅实施全面控制,大量截获其电报,在3天内破译出全部密码。中央军委还曾要求二大队3天内找到并弄清马家军81师、骑1旅、骑2旅的无线电台联络情况,抄到其电报,一周内破译其密码电报。

马家军在密码使用上有特性,不用国民党惯用公文格式,在报文里加了不少怪称呼,密码编码简单,但文字结构很麻烦,二大队还是如期解开了马家军的密码。当时刘戡率敌军对中央机关穷追不舍,形势经常吃紧,有一次中央机关隐蔽在山坳里,胡备文截获到敌后勤系统的一份电报,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这份电报分析刘戡的部队要撤,就在一个叫小河的地方住了下来,后来敌军果然撤了。由于二大队工作出色,周恩来也曾奖励二大队一千五百万边币。

毛泽东也十分关心二大队,有一次行军,与二大队失去联系,毛泽东一边派人去找,一边在雨地里等,直到找到二大队,毛泽东问胡备文:你们大队都过来了吗?胡备文回答都过来了,毛泽东才放心上路。在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中,2局获中央军委传令嘉奖。建国后,胡备文历任军委情报部3局局长、军委技术部2局局长、总参谋部叁部副部长、部长。

1932年,胡备文被选调到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学习。毕业后,胡备文被分配到前方总司令部无线电总队任报务员,开始情报系统的工作。

1933年8月调军委二局工作,任股长。  

1934年10月,胡备文担任的是报务员,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岗位,既要保证不出差错,确保党中央、军委总部各项指令的顺利通达,又肩负着保护报务设备的重任,有时要用生命去保护电台设备。

1937年4月,根据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处在后方的胡备文等红军干部被编成一个特别班,突击强化日文学习。

1938年9月中旬,特别班学员毕业,以这些学员为骨干组成对侵华日军专职侦察机构。胡备文被分配在军委三局担任外文翻译,他翻译的外文资料不计其数,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军委二局为了满足中央对情报的需要,组织了一个约60人的技术侦察情报班子,为中共中央前委二大队,胡备文担任大队长。该情报班子的任务是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提供技术侦察情报,具体任务是全面侦控胡宗南、马鸿逵等的军事系统,配合西北野战军的战略行动。 在青化砭战斗中,二大队从空中截获了敌整编1军31旅、135旅从延安分兵北犯的情报,保证了战斗的胜利。敌31旅被歼灭后,敌人整个密码系统全部更换,胡备文带领二大队很快解开了新密码,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嘉勉和慰问,二大队获得百万元边币和两匹马。据《吉安地区志》记载,二大队还配合西北野战军取得了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重大战役的胜利,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嘉奖。 

1948年胡备文任中央军委二局副政委,圆满完成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情报保障任务,受到中共中央传令嘉奖。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9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1974年,张春桥、王洪文亲自坐镇解放军总参谋部“揭、砸、炸”,对总参的一些主要领导进行无情的打击和批斗。胡备文在残酷的迫害下,身体在1976年6月和1980年5月两次患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生命垂危。

1980年,中央军委给予胡备文大军区副职待遇。

1982年离职休养。

1986年去世。[3]

人物评价

胡备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对革命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当无名英雄,为我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在十年动乱中,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作了坚决斗争。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4]

人物成就

抗日战争初期,胡备文被分配在军委三局担任外文翻译,他翻译的外文资料不计其数,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解放战争时期,在青化砭战斗中,二大队从空中截获了敌整编1军31旅、135旅从延安分兵北犯的情报,保证了战斗的胜利。敌31旅被歼灭后,敌人整个密码系统全部更换,胡备文带领二大队很快解开了新密码,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嘉勉和慰问。

胡备文1948年任中央军委二局副政委,圆满完成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情报保障任务,受到中共中央传令嘉奖。

1955年,由于为巩固国防作出重大贡献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9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