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纽约三一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纽约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百老汇大道79号(百老汇大道与华尔街的交汇处),是圣公会纽约教区的一座古老的堂区教堂[1]。1696年,英国圣公会购买这块土地兴建新教堂。原本的教堂木质框架被大雪压塌,教堂祝圣于1846年5月1日基督升天节,当时是曼哈顿下城最高的建筑,高耸的新哥特式的尖顶装饰着镀金的十字架,是进入纽约港船只的欢迎灯塔。它被认为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经典实例,1976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2001年9月11日,世界贸易中心的坍塌撞倒了教堂院内生长了一个世纪的无花果树。三一教堂是纽约市最大的土地拥有者之一。

中文名:纽约三一教堂

外文名:Trinity Church

地 址:美国纽约市

建 于:1793

建筑师:Richard Upjohn

建筑风格:哥特复兴

管理部门:Private

建议游玩时长:3小时

门票价格:免费

建筑特色

教堂门外有艺术家用树根做模,铸造出一尊雕塑,寓意团结一致抵御外敌。教堂有一个小花园,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景,在周围全是钢筋水泥建筑物中,的确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教堂的大门上精美的铜雕引人注目,大厅内金碧辉煌。

名闻世界

游客们为了登上塔楼一睹纽约的风采,纷至沓来。当然,登顶不是白登,游客要交纳一笔相当高的费用才能享受一览众楼小的待遇,这也给教堂带来了一笔颇为可观的收入。仅仅因为这些,三一教堂是不会有什么名气的。就像圣彼得大教堂是因教皇彼得之名,坎特伯雷大教堂有乔叟为之传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安葬着英王爱德华,而都灵的一个小礼拜堂因为传说中耶稣的裹尸布闻名天下,三一教堂也和一个伟大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那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跟三一教堂有什么关系呢?教堂的路对面就是汉密尔顿曾经的办公地,而教堂的北侧是墓地,汉密尔顿 就长眠在那里。

故事

1804年7月11日清晨,纽约对岸新泽西州的一个荒郊野外,虽已辞职但仍是联邦党人领袖的汉密尔顿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伯尔进行了一场决斗。两个人是曾经并肩战斗、争取独立的战友,也是近15年来的政治宿敌,但两人之间的政治分歧和某些个人分歧显然还上升不到决斗的地步。但一件小事逐渐升级也会到达涉及个人尊严和绅士荣誉的高度,因此两人决定决斗。其实在当时的美国,决斗文化已经处于末期了,绝大多数的州都出台法律禁止决斗,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放着纽约州那么大的地方不去,非要过河跑到小小的新泽西去,因为新泽西还没有禁止决斗。事后的种种迹象表明,两个人事先都已经私下表示不会开枪,起码不会朝对手开枪,我们也相信两个杰出的政治家还不至于想置对方于死地,肯定会荣誉地、不流血地解决问题。但事实是,两个人都开枪了,而且都打偏了,汉密尔顿打出的子弹事后证实距离伯尔非常远,而伯尔打出的子弹却给汉密尔顿造成了致命伤。

汉密尔顿在第二天去世,而背负着“谋杀”汉密尔顿的名声的伯尔在政治上也被判了死刑。决斗的枪声代表了两人的私人恩怨,但其实也代表了两人的政治分歧。说明白点儿,就是不同政党对国家发展走向的分歧。

那时的美国,绅士的荣誉虽然仍然被看得很重,但也已经临近尾声了,类似个人品格认定的古典政治文化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党派的纷争开始初露端倪,在这纷争中,个人品格、绅士荣誉都将慢慢地被扔到故纸堆中去。决斗作为这种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样要被遗忘。那两声枪响似乎宣告着美国政党时代的到来,也宣告着决斗所代表的古典政治的终结。

汉密尔顿临终前请求三一教堂为他举行圣餐礼并下葬教堂墓地,但教堂却以他决斗的行为有违基督的教义拒绝他的请求。汉密尔顿说他虽答应决斗,但由于对基督的信仰,故意打偏。他对自己的罪进行了忏悔并希望与所有人和解。最后教堂答应了为他举行仪式的要求。

从此,美国财政、金融制度的创始人就在这里永远地注视着华尔街

视频

纽约街区,三一教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