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巷清真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砖巷清真寺 |
---|
|
红砖巷清真寺(Brick Lane Mosque),前称伦敦詹姆清真寺,是伦敦东区的一间清真寺 ,坐落在红砖巷59号,即红砖巷和傅尼耶街的转角处。其建筑曾先后为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穆斯林使用,也反映出了斯皮塔佛德周遭的移民历史。原大犹太会堂(The former Great Synagogue)为2*级指定建筑,相邻的前校舍(现为清真寺的附属建筑物)列为2级。
背景
红砖巷清真寺的穆斯林多为在英孟加拉人,也是英国境内最大的孟加拉穆斯林信仰中心。
这座清真寺最多可容纳3,200人(包括女性)[1],在周五的主麻日期间最为拥挤。[2]其布道均以孟加拉语、英语和阿拉伯语进行。信仰实践方面,红砖巷清真寺依循逊尼派传统,与致力于满足社会和社区需求的孟加拉福利协会(Bangladesh Welfare Association)有密切联系。顶层的儿童可以阿拉伯语和其母语进行授课。
红砖巷清真寺曾被称为伦敦大清真寺,不过联合王国首都的穆斯林们1978年和1985年先后在摄政公园( 伦敦中央清真寺)和白教堂路( 东伦敦清真寺 ,1985年)有了更大的清真寺。
建筑历史
该建筑曾有许多当地宗教信仰进驻。
基督教
法国在1685年签署枫丹白露敕令后,部分胡格诺派教徒逃离该国以逃避天主教徒的迫害。其中,伦敦的胡格诺派社群于1743年建立了本清真寺的前身异教教堂 (“La Neuve Eglise”,即“新教堂”)。 定居在斯皮塔佛德的胡格诺派团体带来了他们的纺织技艺。由于他们是不属于英格兰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建立了这座属于自己的教堂。建筑师尼可拉斯·霍克斯穆尔设计的傅尼耶街基督教堂是安妮女王在位时建造的,用以展示基督教国家的权力。[3]红砖巷59号在后来的60馀年间一直作为胡格诺派教堂。
1809年,伦敦犹太人促进基督教协购入该建筑,改为卫斯理教堂,不过十年后又改成了卫理公会教堂。
犹太教
19世纪后期,此建筑演变为Machzike Hadath,即斯皮塔佛德大犹太会堂使用,也是当时许多来自俄罗斯和中欧的犹太难民庇护所。1880年代至20世纪初,大规模的屠杀及俄国的五月法令导致不少犹太人逃离栅栏区,约有14万的东欧犹太难民定居英国。1916年起,知名的亚伯拉罕·伊札克·库克(后来英国巴勒斯坦托管地首位阿什肯纳兹的首席拉比)成为会堂领导人。一旁特地建造的伦敦大犹太会堂及其他教堂建筑已成为一个犹太会堂:桑提街犹太会堂。后来,附近的犹太人口逐渐减少,不少人搬到北伦敦,犹太会堂最后也搬到了格德斯绿地的新址。[4]
伊斯兰教
1970年代, 斯皮塔佛德和红砖巷地区主要是自锡尔赫特专区来英工作的孟加拉人居住,其多从事工厂员工或纺织品贸易。这个逐渐茁壮的社群亟需一个礼拜场所,位于红砖巷59号的建筑物遂被买下、改装。1976年以伦敦詹姆清真寺之姿重新开放。今日的清真寺虽已更名,但仍持续服务著当地的孟加拉裔社群。[2]
参考文献
- ↑ Archived Document. [2011-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1). Muslim Directory
- ↑ 2.0 2.1 59 Brick Lane: a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August 30, 2008,. Icons of England. Retrieved on 2009-04-27.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name属性“icons”使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 ↑ Fiona Rule (2008) The Worst Street in London. Hersham, Ian Allan: 28
- ↑ 存档副本.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