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糧食危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糧食危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糧食危機

外文名稱: The food crisis

釋義: 人類吃的食物正在減少

糧食危機是指全球性的糧食短缺、產量銳減、價格漲幅過快,以至造成了近40年來前所未有的糧食恐慌與危機。2014年,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不安全狀況2014》報告指出,世界飢餓人口已達10.2億,創歷史最高水平。 該組織還宣稱,這還不包括那些正在遭受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足和其他形式營養不良的人,遭遇糧食安全困擾的人其總人數可能接近30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一半。

2022年4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宣布,人類或將面臨"二戰後最大的糧食危機"。[1]

糧食安全

糧食危機也就是"糧食安全"出了問題,那麼究竟什麼是"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糧農組織1974年11月召開的第一次世界糧食首腦會議上,當時的定義是: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夠食物。1983年4月,糧農組織對糧食安全概念進行了第二次界定:確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他們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糧食首腦會議對糧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讓所有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糧食,過上健康、富有朝氣的生活。這個定義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要有充足的糧食(有效供給);要有充分獲得糧食的能力(有效需求);以及這兩者的可靠性。這三者中缺少任何一個或兩個因素,都將導致糧食不安全。

危機現狀

據糧農組織最新估計,全球飢餓人口在繼續減少:2012-2014年間估計約有8.05億人長期受食物不足困擾,比上個十年減少1億多,比1990-1992年減少2.09億。食物不足發生率同期在全球範圍內從18.7%降至11.3%,在發展中國家從23.4%降至13.5%。

自1990-1992年以來,已有63個國家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125個國家實現了要求更高的世界糧食首腦會議目標。在這63個發展中國家中,有11個1990-92年的食物不足發生率已低於5%(由於方法學局限性,這一數字確保結果顯著區別於零),並一直將其維持在這一區間內,因而不再是2014年報告的首要側重點。

這些數字表明,"千年發展目標 "中有關飢餓的目標觸手可及,即到2015年將發展中國家食物不足人口比例減半。

儘管已整體取得進展,但各區域間仍存在巨大差異。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在加強糧食安全方面取得的進展最大,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及西亞地區在自然災害和衝突的影響下進展不大。

原因

2008年,一場席捲全球的糧食危機爆發開來,2008年度世界糧食庫存由2002年度的30%下降到14.7%,為30年來之最低;世界糧食儲備僅為4.05億噸,只夠人類維持53天,而2007初世界糧儲可供人類維持169天。 令人氣憤的是,有西方媒體把這一次全球性的糧食危機直接怪罪於中國,稱這場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消費的牛肉越來越多,而生產牛肉需要消耗更多的糧食,更有甚者,將"成百萬中國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生活水平提高"作為糧食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可悲的是,這種極為荒謬的邏輯也成為一些西方主流媒體的"依據",推波助瀾,狂熱炒作。那麼,造成此次世界糧食價格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官員王曉東今天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王曉東說,中國並不是世界大米小麥粗糧和肉類產品的主要貿易國。自2003年以來,中國在滿足了自身消費增長需要之餘,還向國際市場上出口了大米、小麥和肉類產品。雖然中國是粗糧的純進口國,但中國的進口量遠小於歐盟日本韓國墨西哥等國家,近兩年來進口量也沒有出現激增。而澳大利亞等傳統出口大國的出口量因為乾旱而銳減,歐盟的進口在2007年出現了激增。

第一

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突破歷史水平,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成本,造成農業生產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價格的上揚以及運輸成本的大幅增長。

第二

不利氣候因素造成主要糧食生產國減產,出口量大幅下降。作為世界糧食主要出口國的澳大利亞連續數年遭受乾旱氣候,小麥出口銳減,僅2007年的出口量就減少400萬噸。同年,烏克蘭小麥出口也減少300萬噸。此外,孟加拉國遭受颱風襲擊,造成大米減產300萬噸。

第三

由於世界石油價格的居高不下,美國、歐盟和巴西等國將大量原本出口的玉米、菜籽、棕櫚油轉用於生產生物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些傳統農業出口大國的農業生產格局並降低了出口。美國20%的玉米已被用於生物燃料生產,歐盟65%的油菜籽、東盟35%的棕櫚油被用於生物燃料生產。這些政策的變化不僅造成了食物供給的減少,更引起了市場對於穩定供給的擔憂和恐慌,進一步加劇了糧食價格上漲預期。

第四

美聯儲的不斷降息,房地產市場低迷等都釋放了大量的投資資本進入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由於市場預期國際農產品價格將維持高位,自2007年11月以來,已有400多億美元進入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投機炒作。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內,國際小麥的出口價格就增長了130%、大米價格增長98%、燕麥價格上揚38%。世界大量的糧食貯備被掌握在實力雄厚的國際基金炒家手中。

第五

由於糧食價格在短時間內持續上漲,導致一些傳統的糧食純進口國,如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加速糧食進口,以確保國內糧食供給;另一方面,一些出口國採取的出口限制措施也進一步加劇了供給短缺和市場恐慌。

第六

長期以來,發達國家的巨額農業補貼嚴重扭曲了貿易,人為壓低了國際農產品價格,致使發展中國家的中小糧食生產者和農民不得不放棄農業生產,轉而生產其他經濟作物,致使許多中小發展中國家的糧食自給能力嚴重不足,大量依賴進口來維持國內糧食供應。同時,多年來,自由貿易比較優勢理論的傳播也鈍化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發展自身農業生產的願望,天真的認為世界糧食供應永遠是充足的,可以完全依賴便宜的進口來替代國內生產,這也是許多國家對這次危機的爆發和持續準備不足的潛在原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