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福龙山宫

福龙山宫
图片来自xuite

福龙山宫,是位于台湾新竹市东区光复里、报导说为新竹市最富有的土地祠,拥有约20000坪的地产。

目录

地产

此土地祠原本仅是占地1坪多的小庙,庙后的小山坡地早期是夹杂墓地难有收成的旱地。神像为清治的作品,当地人称此土地公为“东势福德爷”,为东势一带民众的信仰中心之一。

当地的光复里里长余旺财说,过去居民不愿缴交土地税,就推说土地为土地神所有,于在日治时期就有大批土地登记成此庙的庙产。后来,一部分信徒迎来位阶更高的玄天上帝,供奉于在福龙山宫后。1926年,玄天上帝的信徒集资建庙,取名为“龙台宫”,成为东势四大庄信仰中心。龙台宫还向此土地公庙情商借地、扩建经费。

至1970年代,福龙山宫曾拥有3甲地,因此缴不起地价税,靠村民募款才逃过被查封的下场。1980年代,庙周边开辟多条道路,便成立管委会处理庙务,新光集团的吴金龙也是委员,当时他每天上班前必定来向此神请安。

新竹市政府为开辟公园及拓宽东光路、东势街、新光路、忠孝路等道路,征收福龙山宫庙产,因而让该庙有了新台币上亿元的征收补偿费。在2000年报导时,说每年孳息就达600多万元,是新竹市最富有的土地公庙。庙方管理委员会逐渐富有后,只将小庙扩建成5坪大,除风水因素外,另因是土地公为小神。里长余旺财任内,争取东光路两旁的公园规划,把庙旁种满榕树的小公园同时规划进去,成为整体性的景观公园。附近民众指出因太有钱,宵小以为庙中有值钱财物,再三光顾,庙方只好平日白天只开放上午8点到10时两小时,供信徒入正殿参拜。

庙方剩下的20000坪庙地,则以便宜价格出租给光复及东势里民,地价税与租户按比率分摊缴纳。如东胜路巷子的住户,多为此庙的房客。

类似的土地祠还有彰化北门福德祠

补助

自1994年起,庙方于每年重阳节发放东势和光复两里敬老津贴。其领取资格与津贴,在2006年新闻时为70岁以上2000元、80岁以上3000元、90岁以上5000元,每年有200馀名长者受惠,一年约须发出6、70万元。像是当地的百岁人瑞苏何蜜的津贴在2013年为10000元。

针对两里低收入户,庙方也会发放救助金,端午节或中秋节发1万元,过农历年再发1万元,如果里内人家有急需,庙方也会接济。奖助学金则分大学、五专、高中、国中4组。在2007年报导时平均每年造福300多人,发出80多万。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