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福严佛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严佛学院

中文名;福严佛学院

地址;台湾新竹市明湖路365号

创始时间;1953年

创始人;印顺法师

福严佛学院位于台湾新竹市明湖路365号。1953年由印顺法师开山创建,始名"福严精舍"。四十年来(除1971--1976年)间供美国译经院译经之用外),不论其间或曾名"精舍"、"佛舍"、"佛学院",皆是以培育青年僧人为根本目标,不旁骛外缘,因而形成了朴实纯净的学风。 斗转星移,经过长久岁月,福严精舍最初的房舍逐渐破陋不堪。有感于此,常觉法师添建讲堂及学僧宿舍,但仍是有敷使用。由真华法师于1986年起,历时五年完成了福严精舍的重建工程。以后遂定名为"精严佛学学院"。[1]

历史背景

1953年,正值时局动荡,印顺导师深感培育佛教人材的重要,说:"为今之际,唯从培育人材着手,其余热烘烘都不过粉饰门面,无裨实际耳"遂克服种种难关,乃将在香港拟建的福严精舍,移建到台湾。并在现址(俗名观音坪),购一甲多的山坡地,开工兴建福严精舍。六月从香港运回玉佛一尊及《大正新修大藏经》一套。九月竣工,举行落成开光典礼。

期间经历了数十年风吹雨打、虫蛀蚁蚀,所有开山时建的房屋,皆已损坏,不堪使用。有感于此,常觉法师添建讲堂及学僧宿舍。然于后仍不敷使用,遂由真华法师于1986年起动工,在财力、物力窘困的情况下,历经五年完成了福严精舍重建工程。

印公导师于1953年来台安住以后,即在新竹创建福严精舍,精舍肇建之初,就有许多大陆法师追随导师研习佛学义理,其间造就了不少教界栋梁,弘法于海内外。如演培、续明、印海、常觉、仁俊、妙峰、幻生、唯慈法师等。

1961年3月成立"福严学舍"是当时台湾唯一的男众僧教育机构。课程内容强调解行兼顾、事理并重,1964年元旦举行毕业典礼,有十八名毕、结业生,如如虚超定仁同等法师。

1964年至1969年间,虽无学院形式,但仍然荟集了许多有心求学的僧青年。

1969年始成立"福严佛学院"。成立之初,是以印顺法师为导师,演培法师任院长,印海法师任副院长兼教务主任,训导主任则由常觉法师担任。

1972至1977年秋,沈家祯主持的美国佛教会,在台成立译经院,借福严精舍,兴办汉文佛经英译事业。直到经院北迁,佛学院得以续办。

文化背景

印顺法师于1953年来砟创建福严精舍之初碜即有许多大陆法师追随研习,其间造就了不少教界栋梁碜如演培,续明,印海,常觉,仁俊,妙峰,幻生,唯慈等法师之弘化于海内外。1961年3月碜续明法师创办之"福严学舍"正式对外招生碜属男众僧教育机构,主要师资有:印顺,续明,演培,仁俊,幻生等诸位法师。

1969年碜由于砟北慧日讲堂所属之"太虚佛学院"宣告停办碜新竹福严精舍乃以"福严佛学院"名义继续办学。学众除原"太虚佛学院"学生之外碜另招收新生十余名碜礼请印顺法师为导师碜演培法师任院长碜印海法师任副院长兼训导主任碜常觉法师为教务主任。

1972至1977年秋碜由于沈家桢居士所主持之"美国佛教会"碜假福严精舍成立在砟译经院碜从事汉文佛经英译事业,期间碜佛学院暂停招生。直至"译经院"北迁碜佛学院得以续办。

1978年碜福严佛学院恢复办学碜改以招收女众为主。直至1993年9月碜恢复纯以男众为主之佛学院迄今。

精严佛学院本照印顺法师《论僧才之培养》一文中的一训示:"佛教的弘法人才,不单是对于佛教知识有所认识,因为弘法不是知识的灌输。尤其是身为宗师的出家众,要想真正能够摄受广大信众,给予佛教的真利益,除教知识外,必须要有高尚的德行和精勤的修持。"依此理会,福严佛学院高有初级与高级两部。

初级部开设经、律、论的教授,培育僧人对佛法的正确认识,陶冶其健全僧格,调柔心性,奠定下一进阶修学的基础。高级部的学众悉来自初级部毕业的学僧。学僧因有三年的修学基础,故高级部的课程着重学僧对教义解读、分析、论辩能力的提高以及弘法技艺、任事能力的训练。尤其对宗教情操、弘化使命、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做为僧人的起码的训练应已具足,此已为未来的深修广弘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福严在印法大师之后,历任住持有续明、演培、印海、厚行、性觉、广善、真华等法师。福严道风得以续传,皆是依赖诸位法师。

福严佛学院现任院长大航法师。大航法师在1998年2月进行学僧宿舍的增建以及教堂皇的整修,并尽力的充实了图书馆软硬件设备及生活相关设施。于1999年于佛学院第九届时成立了研究部,以接引完成高级部课程的优秀学僧进行深造。

辛勤的耕耘,必狱甜美的果实。如今在海内外各地弘法利生的法师,有许多是出自福严。福严所播下的菩提种子,已经陆续在各处开花结果。

学院介绍

佛学院于2001年度以前分设有初级、高级、研究等三部。

三部之教育目标分别如下。

初级部

课程设计兼顾戒,定,慧三学及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等碜以确立佛法之正知正见碜陶练学众之健全人格,并借由念佛禅修,半月布萨等以调柔学众之心性;另开设英文,日文文法碜及英文,日文佛学著作导读碜提供学生选修碜以奠定下一礓阶修学的基础。

高级部

开设《俱舍论》,《清净道论》,《中论》,《大智度论》,《摄大乘论》,《大乘起信论》……等研讨课程碜期望学生能养成独立解读经论之能力碜并著重于分析,论辩能力之提升.另有梵语,巴利语,藏语等选修课程。此外碜任事能力之训练碜宗教情操之培养等碜亦是教育重点所在。

研究部

承前初级部砮高级部六年的修学基础碜礓一步加强教理,教史之深度砮广度碜及治学精神,研究方法,语言能力,弘化技巧等训练碜期能养成未来僧教育之师资人才碜以及视野深广,解行兼备之僧才。

学制

(1)平均学习年限:三年。

(2)自2002年起碜由原来的"初级部,高级部,研究部各三年"改制为"大学部四年,研究所三年"碜采学分制。

(3)采学年制碜以半年为一学期。

特色

(1)秉持印顺法师"净治身心,弘扬正法,利济有情"的训示碜致力于佛教人才之培育。

(2)除经律论佛典导读之外碜亦开设多门印顺法师著作碜如《妙云集》《印度佛教思想史》等研讨课程。

院长介绍

1978年福严恢复办学时,系以招收女众为主,其间培育出甚多优秀女众法师,直到1993年9月,福严恢复成纯男众佛学院至今。福严佛学院院长系采选贤制,依例由福慧道场(印顺导师创建的福严精舍和慧日讲堂合称)成员推举人选,历任院长如下:

第一届:演培(1969至1971学年)。

第二届:真华(1978至1980学年)。

第三届:真华(1981至1983学年)。

第四届:真华(1984至1986学年)。

第五届:真华(1987至1989学年)。

第六届:真华(1990至1992学年)。

第七届:真华(1993至1995学年)。

第八届:大航(1996至1998学年)。

第九届:厚观(1999至2001学年)。

第十届:厚观(2002至2005学年)。

福严佛学院-学术交流

台湾新竹福严佛学院院长厚观法师于2005年9月5日来到南普陀寺,与闽院的领导及师生进行教务管理与教学等多方位交流。其中,对师生教与学的情况作了主要交流与探讨。

厚观法师及其随同一行三人在南普陀寺停留数日,南普陀寺代住持则悟法师、闽院常务副院长界象法师受中国佛协常务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暨闽院院长圣辉大和尚的委托,热情招待了厚观法师。此外,参加陪同与交流的人员有南普陀知客德煌法师、教务长传明法师、教务室主任静安法师、中观法师以及闽院男、女众部的部分法师和学生。

2005年9月5日上午,在中观法师陪同下,厚观法师与传明法师、静安法师等在教务处进行教学、教务交流。传明法师为其介绍了闽院办学历史、基础设施、课程教材、学修管理、师资学僧等各方面情况。下午,着重对闽院、福严佛学院两院佛学师资以及文集流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厚观法师还在闽院教室倾听了静安法师为学生授课。中午,闽院于普照楼宴请厚观法师等人。

2005年9月6日上午,则悟法师、德煌法师陪同厚观法师等人到闽院女众部(紫竹林寺)参访。女众部法源法师、悟源法师与超波法师等到寺前迎接并陪同参观闽院女众部图书馆、南普陀网站。之后在客堂座谈,超波法师为其介绍了闽院女众部的整体情况。中午主客双方在紫竹林寺用餐。下午,厚观法师与闽院法师在闽院教务处座谈。

2005年9月7日上午,厚观法师与闽院研究生在教务处座谈。中午结束厦门南普陀之行,前往福建佛学院--莆田广化寺。

厚观法师与闽院师生座谈交流期间,针对教学问题双方提出见解。福严佛学院教学特点是鼓励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以求培育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僧才。闽院传明法师静安法师指出,闽院今后应在教学方式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出改善,重在加强学生自觉自学的学习态度。通过座谈总结出,佛学院教育应从教方的"以教为主"转向学方的"以学为要"。则悟法师在座谈中说,印顺长老生前曾住福严佛学院,厦门台湾两地法乳一脉,亲如一家,希望以后两院经常互动往来。

参考资料

  1. 福严佛学院 , 优文网 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