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额蜂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额蜂虎
白额蜂虎原图连结[1]

中文学名:白额蜂虎
拉丁学名:Merops bullockoide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佛法僧目
科:蜂虎科
属:蜂虎属
种:白额蜂虎
亚 种: 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Smith
英文俗名:White-fronted Bee-eater
保护等级编辑 语音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低危(LC)。

白额蜂虎 体长22-24厘米,雄鸟体重28-35克,雌鸟体重31-38克。雌性成鸟大于雄性。面部黑色,前额白色。嘴形细长而下弯,先端尖,嘴峰有棱脊;鼻孔裸露,喉咙呈鲜红色;体羽质密、正常且无纵纹;尾凸形,中央尾羽特形延长且端部形狭或尖削,脚细弱,中趾与外趾至少连结至基部第二个关节,与内趾则仅于基部的第一个关节并连;翅长而尖,初级飞羽10片;尾羽12片;第一片飞羽细小,第二片最长。它们的上身绿色,下身肉桂色。羽色艳丽,两性相似,幼鸟似成鸟。

号称“蜜蜂杀手”

白额蜂虎以飞行昆虫为食,尤其喜欢吃蜜蜂,这才有了“蜂虎”之名,号称“蜜蜂杀手”

生活习性

白额蜂虎过著群居的生活,它们在村庄附近丘陵林地、堤坝或者山崖处挖穴挖隧道为巢,每个群落150-400只,它们的群落可以横跨几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但会回到同一地方栖息、生活及繁殖。它们是鸟类中拥有最复杂的社群系统。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 白天多数时间都在空中飞翔,飞行直而快,两翅扇动迅速,有时还伴随著滑翔。不怕人,有时进到村舍、房前屋后和果园中活动,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枯树枝上或灌木上。在飞行中捕食。 白额蜂虎主要吃蜜蜂,占其食物来源近50%。也会吃其他飞行昆虫,如甲虫、臭虫、苍蝇、蟋蟀、白蚁、蜻蜓、豆娘等。但要视乎季节及猎物的多少。它们会在低树枝位定点捕食,或滑翔而下捕食昆虫。它们的叫声是低沉的嘎声。

栖息环境

白额蜂虎频繁的活动于河流干涸的河床上、灌丛、草地,林地、季节性河流。白额蜂虎分布在非洲亚赤道带的大草原。其栖息地包括辽阔的乡郊,尤其是近水沟的地方。[1]

生长繁殖

白额蜂虎是一对一的社会关系,类群会进行合作生殖,不能生育的成员会帮助其他成员养育雏鸟。它们会帮助建筑超过一半的鸟巢,且会在繁殖的过程中作为帮手,包括挖洞筑巢、喂养雌鸟、孵化及喂哺雏鸟等,对雏鸟出生的数量有著很大的影响。 群落中约有50%的非繁殖的成员会成为帮手,是否成为帮手或提供协助很多时要视乎它们的亲属密切度。非繁殖成员很多时会成为遗传近亲的帮手。当要选择成为哪个帮手时,它们都会视乎亲密的程度。故此,这种行为有助增加整体适应度。 未交配的雄鸟会跟踪离开巢穴的雌鸟,将雌鸟压在地上强奸。故雌鸟有时会生强奸者的蛋而非配偶的。 在繁殖季节,雌鸟平均产3-8枚卵,产卵期其因地而异,以降雨和气温决定:在肯尼亚是4至6月,在赞比亚和安哥拉是8月至9月,在津巴布韦是2月和4月,在南非是9月至10月。 [2]

蜜蜂杀手的繁殖策略

刚刚成年的白额蜂虎,经常会“帮助”自己父母照顾新出生的幼鸟。有时候邻居也会自告奋勇地无偿提供保姆服务。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帮忙是自愿的,但在1996年时,动物学家发现白额蜂鸟的这种帮忙是与众不同的,年轻的白额蜂虎被强迫帮忙照顾它的弟弟妹妹,手段甚至有些卑鄙。 当自己已经成年的子女,找到心仪对象在谈情说爱时,白额蜂虎父亲便怒气冲冲地从天而降,试图把自己的子女撞落地面,把它的对象吓跑。要是儿女们企图挖个穴,自立门户,白额蜂虎父亲便火速赶往现场,把挖出来的土再填回去。要是子女找到了被遗弃的巢穴,准备入住时,白额蜂虎父亲再次出现,直接把洞口封住。 白额蜂虎父母的强迫子女做保姆的做法,看起来十分自私、卑鄙,但这也是它们代代相传的“规矩”。白额蜂虎的种群也因为这样的“规矩”而生生不息。 邻居自愿做保姆:是琢磨著,哪家的丈夫活不长了,就自告奋勇过去帮忙照顾幼鸟,甚至修缮巢穴的事情也一并做了。等到那短命的丈夫真的死了,邻居白额蜂虎便近水楼台先得月,娶了寡妇新娘,还有了现成的家。 一个白额蜂虎家庭里,这种邻居保姆最多只能有两只,一只公的,一只母的,多了要打架的。[3]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津巴布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