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耿镇镇松岩口村,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之一。病室由寺庙改建而成[1],是典型的四合院,共建有三所正厅、四所耳房和七所房屋,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曾经是白求恩执业的地方,因被侵华日军焚毁而在1974年重建。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在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1938年3月,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率领医疗队至中国延安,并在同年5月转到晋察冀边区五台县工作。他视察了当地的医院,发现药物和医疗器械严重短缺、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很低,令他感到难以开展医疗工作。于是白求恩决定成立一所标准化的示范医院,以作为医疗和教学的用途。他就此向毛泽东撰写报告,并向聂荣臻提出设立示范医院的建议;聂荣臻起初认为示范医院会因前线形势的变化而难于维护,但他与叶青山商议后同意了白求恩的建议。

医院由白求恩亲自设计和施工,把一座龙王庙改建为外科病室,设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和洗涤室,用以救治战争的伤员、培训医务干部;同时他让村内的工匠也参与到修建工程当中,修建人员一起在白求恩的指导下改建房舍、修葺门窗、制造医疗器械。医院在1938年9月15日落成,此后被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称为“白求恩模范病室”;聂荣臻、宋劭文胡仁奎等人出席了模范病室的落成典礼,白求恩被任命为院长。模范病室用以救治战争的伤员,但主要的用途是培训医务人员,向各个根据地的医疗人员提供临床教学。

在白求恩模范病室落成典礼的一个星期后,侵华日军进攻晋察冀边区,模范病室组织了多个战地医疗队,在抗日前线工作。过了不久,白求恩模范病室因三光政策而遭到日军焚毁,只剩下一棵松树和门楼未被毁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4年根据原貌得以重建。

结构

白求恩模范病室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长41米、宽28米,面积为1,148平方米,共建有三所正厅、四所耳房和七所房屋[2]。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的大门朝南,院墙前方有一块写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牌,墙上写着“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四合院东面的两所耳房是医务室,由财神庙改建而成,修复后陈设了送药箱,而院门东面的小耳房则用作洗涤室;西面的两所耳房是消毒室,原是瘟神庙,修复后放置了消毒笼。四合院的东侧有七所病房,中间的三所病房住了刚完成外科手术的伤者,两所病房住了重伤的伤者,另外两所住了轻伤的伤者;西侧没有房屋。北面三所正厅是龙王庙改建而成的手术室,修复后有白布包裹四周,房的中间有一张手术台,并陈列了一些医疗器械;南侧本来是龙王庙的戏台,修复后放置了白求恩的雕像。四合院中间有一棵大松树。

视频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相关视频

白求恩纪念馆-五台山松岩口
央视《时代楷模》系列第一集白求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