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登上世界最高峰

昆剧表演艺术(剧照)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登上世界最高峰》,昆剧《登上世界最高峰》1960年7月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的新昆曲。

目录

剧目介绍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北坡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消息传向五洲四海,人民欢欣鼓舞。北方昆曲剧院以极高的爱国主义热情,编演了这本现代戏。由金紫光、赵戈风、黄励、鲁田编剧。把现实中登山队的史占春、许竞、王富洲三人合为一人一史竞洲队长,保留藏族登山英雄贡布,增加一位女医生,着力描绘我国登山队不怕牺牲、克服万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排演集中了河北、辽宁和北京二省一市的艺术力量,运用许多高难度武功技巧,艺术地反映攀登雪山的艰辛。演出得到国家体委、特别是登山队员们的热烈欢迎,观众们也乐于看到这样一出别开生面的“新昆剧”。但因有人说此剧“不像昆曲”而未能多演。

该剧导演金紫光、赵戈风、倪仟等。作曲樊步义、吴南青、陆放、傅雪漪。舞美设计鲁田、段纯麟等。由丛兆桓饰史队长,李淑君饰女医生,谢宗俊饰贡布,戴祥麒、周万江等饰登山队员。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于!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登上世界最高峰 相关视频

昆曲行当舞台展示 表演 北方昆曲剧院
中国戏曲角色之男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