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理蕃政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理蕃政策是指1895年-1945年,日本于台湾日治时期对于台湾原住民所研拟与实施的特别法规与政策总称。“蕃”于此间,即指台湾原住民,而执行此政策者正为当时于该地行使统治权的台湾总督府。“理蕃政策”的完整名称在该时期文献或法令中并不常用,主要是使用理蕃一词[1]

简介

1905年,日治时期的台湾实施首次户口普查。就全台将近三百万人口中,台湾原住民占有七余万人。这里面,高度汉化的平埔族占台湾全部人口的百分之1.53%(4万6千余人),高山族则约为3.62%(十一万三千余人)。而理蕃政策对象,一般来说,则单指后者,非平埔族的十一万余人的原住民。因为日本政府对于的理蕃政策定义为“未曾有过,及无任何系统的经验与文化”的民族政策,因此比其他的台湾政策更为慎重与深入。

以多纸总督府令替代适用于台湾原住民民刑法的该政策走向,在前期,大约可与台湾总督府统治台湾的基本精神分为讨伐为主的“始政镇压”与怀柔为主的“教育同化”两阶段。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行启台湾之际,台湾总督府奉其诏及日本本土舆论,研拟废除“生蕃”或“蕃人”称呼,改称“高砂族”,并研拟将理蕃政策改为全面同化。不过在其更名与政策改向期间,却因1930年的雾社事件稍微延宕。

1936年,台湾总督府将对于台湾原住民的蕃人名称改为高砂族,同时,并对原住民开始实施与台湾汉人相同的皇民化政策,自此,不具名却存在的理蕃政策才改以皇民化政策取代。虽是如此,后期内地延长化极端表现的原住民政策,仍可视为以日本本国利益优先的理蕃政策一部分。


1901年的台湾行政区划图,其中红线系当时所称“汉蕃交界线”,红线右方系“蕃区” (注:地图左下角对红线的注释为生蕃区与日本实际行政治理领域的交界,若称为汉蕃交界线恐有误导之嫌。)[2]

始政镇压(1895年-1915年)

1895年,台湾迈入日治时期。日本除了面对汉人为主的清国遗民外,还需要面对南岛语系的台湾原住民。19世纪末,一般日人与汉人均以“蕃”字称呼台湾原住民,意谓“蛮荒未开化”。而所谓“理蕃”或“治蕃”则通指台湾总督府的原住民事务,而该事务的基础则是由儿玉源太郎佐久间左马太两位总督所打下。

若详加以年代分析,1895年-1902年间,理蕃政策是消极的绥抚,之后才是真正的积极治理。会在日治初期采取放任态度,原因之一在日方对台湾原住民的不了解与防止其数十万台湾原民与汉民的反日结盟。俟1900年代初期,汉人反日运动渐歇之后,所谓治蕃或理蕃政策就积极研拟与执行。

1902年,赛夏族发生南庄事件。起因为采集樟脑冲突的该事件,暴露出台湾总督府于开采台湾山地资源同时,不能忽略台湾原住民的反应。也就是:用铁丝制成的四百公里长隘勇线圈住原住民区域且无视蕃人的围堵做法,已经遭到反弹。

造成数十人死亡的南庄反日事件发生后,台湾总督府参事官持地六三郎于事件调查后,于同年12月提出“关于蕃政问题意见书”。该意见书为日本制定所谓“理蕃政策”提出明确的方针,也就是台湾总督府在台湾原住民事务上,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优先的前提,并在该政策上要较其他对台政策上,更彻底地运用帝国主义的高压殖民地统治。持地六三郎在其意见书的引言当中,表明他对此政策的基本立场说:

“这里只谈蕃地问题,因为在日本帝国主权的眼中,只见蕃地而不见蕃人。蕃地问题,必须从经济上的观点好好地解决,而其经营必须要有财政上的方针。大概国家的各种问题,最后没有不归结到经济上的财政问题。至于殖民地的经营,更特别需求从经济上、财政上的观点,来解决各种问题。”

持地六三郎发表的此政策,即为当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所制定“理蕃大纲”的最高纲领。此种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理论不但马上被儿玉总督应用执行,继任的佐久间左马太总督更以两次的五年理蕃计划来彻底执行。而两任总督的理蕃政策,共通点在于把台湾原住民政策与攫取台湾山林资源画上等号。除为了资源不惜用武力讨伐外,同时施予台湾原住民族群的教育现代化硬件改善,被日本政府认为是为了获得资源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事实上,1907年-1914年的两次“五年理蕃计划”完全以镇压讨伐为主,威吓怀柔为辅,而该计划实际执行者佐久间总督更不惜使用武力来彻底实行此计划。

视频

理蕃政策 相关视频

1930年台湾日治时期路边市场景色
行走台湾,8分钟了解台湾,看台湾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