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鳴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鳴盛
原圖鏈接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字鳳喈,號禮堂、西庄,晚號西沚居士。清代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人。

生平

王鸣盛(1722-1797),清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派”考据学大师。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另有《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

王鸣盛幼奇慧,四五岁日识数百字,县令冯咏以神童目之。年十七,补诸生。岁种试屡获前列,乡试中副榜,才名藉甚。苏抚陈大受取入紫阳书院肄业,东南才俊咸出其下。在吴门,与王昶德甫、吴泰来企晋、赵文哲损之诸人唱和;沈尚书归愚以为不下“嘉靖七子”。又与惠松岩讲经义,知训诂必以汉儒为宗。服膺《尚书》,探索久之,乃信东晋之古文固伪,而马、郑所注,实孔壁之古文也;东晋所献之《太誓》固伪,而唐儒所斥为伪太誓者实非伪也;古文之真伪辨,而《尚书》二十九篇粲然具在,知所从得力矣。

25岁(乾隆十二年,1747年)以乾隆丁卯举江南乡试,甲戌。32岁(乾隆十九年,1754年)会试,中式;殿试,以一甲第二人及第,投翰林院编修。掌院事蒋文恪公溥重其学,延为上客。戊寅,人考翰詹,特擢一等,超迁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

37岁(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即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不久出为福建乡试主考官,途中与一女子相识、纳为小妾,被御史罗典借题发挥,左迁光禄寺卿。41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以老母去世,从此休官不做,安家于苏州,家居者三十年,从事著述。

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讹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于舆地职官典章名物,每致详焉。《蛾术篇》百卷,其目有十:曰说录,说字,说地,说制,说人,说物,说集,说刻,说通,说系。盖访王深宁、顾亭林之意,而援引尤加博赡。古文纡徐敦厚,用欧、曾之法,阐许、郑之学。诗早岁宗仰“盛唐”,独爱李义山,吟咏甚富,集凡四十卷。

自束发至垂白,未尝一日辍书。年六十八,两目忽瞽,阅两岁,得吴兴医针之而愈,著书如常时,七十六卒。[1]

文學

王鸣盛《行书七言律诗页》,纵25厘米,横15.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小莽苍苍斋旧藏,田家英家属捐赠。 释文:喜君僦宅静无尘,恰与招提作比邻,架上图书聚所好,庭前竹柏得其真。雪中鸿去曾留迹,磨畔牛疲又踏陈,试补衲头修屐子,残碑同访采师伦。筒谢金圃前辈。小径升堂共笑□,冻云薄雪罨檐牙,揽祛人比同林鸟,过眼年惊赴壑蛇。准备□盆添旺相,开支椒酒作生涯,柑期犯卯休归去,一任□□漏鼓挝。小除夕集金圃斋。近诗二律钞呈吟江二兄先生,东吴王鸣盛。
原圖鏈接

早年求學詩於長洲沈德潛,後又從於惠棟問經義。乾隆十九年(1754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在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途中纳一小妾,被御史罗典彈劾,左遷光祿寺卿,後辭官不仕。精研經學、史學、小學、目錄學……等,著有《十七史商榷》一文。

王鳴盛堅持反對孔子的“《春秋》筆法”,對於儒家的對於歷史的扭曲,如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朱熹的《通鉴纲目》皆據實予以痛駁,他主張﹕「經以明道,以求道者不必空執義理求之也。但當正文字,辨音讀,釋訓詁,通傳注,則義理自見,而道在其中矣」。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與錢大昕的《二十二史考異》,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合稱史學三大名著。

西庄王鳴盛 秋蟲
原圖鏈接

參考資料

  1. 历代书法名家 王鸣盛简介. 书法爱网. [2019-01-31] (中文). 

ja:王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