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溱:直隶大名府开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末年,担任御史职务。《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正德六年辛未科进士登科录》有记载。
王溱
出生 直隶大名府开州
籍贯 直隶大名府开州

王溱(?-?),字公济直隶大名府开州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1]

生平

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名,后参加会试第二百七十四名。正德六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三十八名[2][3][4]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万历末年,担任御史职务。[5]

曾祖父王荣;祖父王宗,曾任寿官;父亲王□。母刘氏[6]

进士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

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张元)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

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科举,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主角。仅仅靠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学士们,来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有效运转,这个现象在中外历史上都可以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参考文献

  1. 明朝、清朝各科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44,个人图书馆,2015-04-14
  2.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3.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4. 朱保炯谢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5. 网站首页 > 海量文档 > 理工科 > 能源/化工 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pdf 6页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总第23卷第二期
  6.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正德六年辛未科进士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