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玉女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女岩位于台湾台东县兰屿乡。玉女岩是一座高约20公尺的中空岩石,位在朗岛部落的北边海岸,矗立在环岛公路旁;中间中空,里面还夹著一块小岩石,形状奇特而优美。以往达悟族人(雅美族人)称玉女岩为ji-mavonot(芦苇束之意)。由于从外海往此岩望去,犹如一束芦苇捆把般地竖立海岸边。另一名称为ji-mitazizik(斜靠之意),源起于当地朗岛部落的传说[1]。传说中的玉女岩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父母之间用身体阻挡相劝父母不要吵架,无奈仍无法劝开争吵的父母,伫立在环岛公路旁暗自流泪,终成再难唤回的岩石。此处也是早期朗岛部落居民下山去海边时,为免干材被雨淋湿暂放柴薪的地方[2]。玉女岩又名夫妻岩或阴阳石,因状似夫妻而得名,其造型奇特且颇富联想。是游客游览兰屿时推荐停留拍照留念的著名景点之一。

景点介绍

玉女岩位于兰屿乡境内,过去因它的形状而命名夫妻岩。玉女岩是座高约20公尺的中空岩石,又名阴阳石。岩石形状十分特别,中间是中空的,里头还夹著一小岩石,形状奇特优美,故命名为玉女岩。[3] 玉女岩名称典故由来自它岩石的造形奇特且颇具双关意,端赖观赏者丰富的联想力,始能将岩如其名的答案找出。玉女岩是一座火山集块的海蚀门,岩壁与四周遍布各种海滨植物林投、大叶珠仔草、小翘蕊花等,原生植物生态丰富。当地人称此地为ji-mavonot芦苇束之意,系因由外海往此岩望去,犹如一束芦苇捆把般地竖立海岸边。另一名称ji-mitazizik斜靠之意,源于兰屿神话传说故事,有对夫妻意见不合双方起争执,小孩自中间制止二人冲突,因而形成两边石柱协著对靠,中间立一石柱的画面。[4]

朗岛部落发起地景正名运动--玉女岩改为“Ji-Mavonot”火把岩之意

玉女岩争取正名为“火把岩”照片来自ETtoday新闻云

玉女岩因岩石造型特殊,中间中空、里面夹著一块小岩石,又称夫妻岩、阴阳石。[5]兰屿乡朗岛部落发起部落地景正名活动,部落青年王静娴强调,国民政府将部落地景冠上形似名称,与族人称呼的名称大相迳庭,也失去原本文化,所以部落要将地景正名,“把与传统渐行渐远的脐带再接上!”而玉女岩达悟族人称为“Ji-Mavonot”,是“火把岩”之意,早年部落没电,族人将芦苇绑成火把,放在火把岩上以方便夜间的潮间带采集。而随著前往兰屿游客越来越多,但部落地景与原本文化格格不入,尤其玉女岩被解释成形似女性器官,错误诠释不断传递,族人要将地景改名的念头由来已久。而朗岛部落地景正名活动获得绝大多数的部落耆老赞同,因此部落内亦积极推动正名运动。朗岛部落表示,传统名称的由来,往往是长时间累积的过程,当一个族群被赋予名称后,文化也会随之流逝,部落的文化复兴运动,就从地景正名开始![6]

视频

【Gopro台湾兰屿潜水环岛随你玩//关东石&玉女岩&沉船//】

【2018兰屿 玉女岩到像水渠一样】

【兰屿玉女岩(男女岩)~拥有无穷想像的大自然雕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