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物理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物理论


杨泉的《物理论》是继承先两汉扬雄王充张衡唯物主义传统,讲宇宙发生论。他说:“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天者君也(“君”,疑当作“均”。《太平御览》引《物理论》另条说:“天者,旋也,均也。”)。夫地有形,而天无体,譬如灰焉,烟在上,灰在下也。”又说:“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

作品名称:《物理论》

外文名:Physics theory

作者:杨泉

创作年代三国时期

作品出处:物理论

文学体裁:专著

所属类别国学经典

基本信息

杨泉,字德渊,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学者。著有名篇《物理论》,标志着我国江南唯物论的思想,带着它特有的光彩,破土而出。

(《太平御览》天部引)杨泉认为,天是元气,除了气之外,别无他物,“成天地者气也”。仅就这些话看,好像他讲的是气—元论。实际上并不如此。他说:“所以立天地者,水也。”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天地立在水中,好像张衡的《浑天仪》所说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在《物理论》的另一篇说:“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照这个说法,水是地之根本,天地元气,以及日月星辰,都是从水产生出来的。照这些话看起来,杨泉的宇宙发生论,不是气一元论,而是水一元论。

杨泉的水一元论大概是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了就成为土。水变为蒸气,就成为天。杨泉说:“土气合和而庶类自生。”(《太平御览》地部引)这个气就是天,土就是地。土气合和就是天地合和。庶类就是万物。在这种天地和合的情况下,万物皆自然发生,“自”字很重要,就是说这里用不着上帝,用不着造物者。

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思想讲到天地的时候,总是说天尊地卑,天比地更根本,地应该服从天。封建哲学家用此来证明臣应该服从君,子应该服从父,妻应该服从夫。杨泉的自然观认为地比天更根本。他说:“地者,天之根本也。”(《太平御览》地部引)这与传统的天尊地卑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种自然观看,他的说法是很素朴的。

关于形、神问题,杨泉说:“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譬如火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故灭火之余,无遗焰矣;人死之后,无遗魂矣。”(《太平御览》礼仪部引)就是说:身体和精神的关系,就如燃料与火的关系。燃料烧完以后,不会有余光;身体死了以后,也不会有余魂。这也是继承桓谭的形死神灭的唯物主义的理论。

其他信息

在发挥人力方面,杨泉极力称赞机械的作用。他作有一篇《织机赋》称赞织布机。他说:“伊百工之为技,莫机巧之最长。似人君之列位,像百官之设张。立匡郭之制度,如城隔之圆方。应万机以布错,实变态之有章。……事物之宜,法天之常。既合利用,得道之方。”(《艺文类聚》卷六五引)这篇赋的开始,用一种封建社会中称颂皇帝的话,称颂机械。对于机械,可以说是推崇备至了。末尾的几句话是说机械的制造,是应用自然的规律,以满足生活的需要。这种对机械的看法,也是唯物主义的。

对于制造机械的工匠,杨泉更为颂扬。他说:“夫蜘蛛之罗网,蜂之作巢,其巧妙矣,而况于人乎。故工匠之方圆规矩出乎心,巧成于手,非睿敏精密,孰能著勋,形成器用哉?”(《太平御览》艺术部引)就是说,工匠心灵手巧,睿敏精密,才能够造机械,立大功。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的哲学家们,对于机械的发明和制造,持轻视甚至反对的态度,说机械是“奇技淫巧”。即使他们有所称赞,也把功劳归之于“圣王”,像《周易·系辞》所说的那样。杨泉不但称颂机械,而且把发明、制造的功劳归之于工匠。极力赞扬工匠的伟大,这在封建社会中都是很难得的。

久佚的杨泉著作,清代始有辑本。孙星衍辑《物理论》 1卷,存《平津馆丛书》乙集之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太玄经》10余条;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七十五辑有《赋》5篇,文1篇。[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