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牛实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实为,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人体科学家,国际张量数学学会会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人体科学院、中国人体科学院友成研究所顾问。

学术思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教授牛实为先生一直研究数学在流体力学、物理学及生态学中的应用。近十年来在国际上发表的主要数学论文有《生态系统的信息几何学》 "Information Geometry of Ecological System" 以及《高阶互补的变分原理》 "Complementary Variational Principles of Higher Order",这就为进一步研究高阶、互补、不可逆的生态系统,提供信息几何学的方法。

作者鉴于21世纪科学发展的方向,涉及到对生态的维护与生命的优质化。因此根据“基因伦理学”与“万物共生”的“自然生态学”,讨论“人同伦”与“生同态”的关系,出版了《人文生态学》与《人类自性问题》。采用流体力学的数学方法,讨论恒星爆发、原子爆炸的冲击波,以及心、脑脉冲的电位孤立波,出版了《冲击波、孤立波与人》。从地球生态学的角度,用系统论的方法,讨论人类社会的进化阶层,出版了《易经系统观》。根据五脏六腑与五运六气的生态关系,即将出版《内经生态观》。作者认为美国圣菲中心综合研究的四大问题,与中国的《易经》、《内经》有所契合。

由于生态、生物、生命与医学的综合研究,将引导人类社会与生命向高层次进化,综合研究所用的数学方法要求从二阶导数上升到高阶导数,从单一函数发展到互补函数,从经典力学、流体力学、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力学中的时间可逆,走向生态、生命与生物医学的时间不可逆。关于这些学术思想在本书的附篇中有所论及。

(以上内容节录于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内经生态观”作者学术思想简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教授,牛实为先生,一直给研究生讲授《张量几何学》,同时研究大范围的几何学,应用于冲击波与孤立波。因此主要出版了下列论文与有关著作。

高等数学基础(上下两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1980)

生态系统的信息几何(Information Geometry of Ecological System)

(日本国际张量数学学报,1981)

高阶互补变分理论(Complementary Variational Theory of Higher Order)

(日本国际张量数学学报,1983)

人性是什么(台湾老古文化,1993年8月初版·1994年1月二版·2001年9月二版三刷)

人文生态学(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人类自性问题(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冲击波、孤立波与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易经科学观(Scientific Viewpoints of Yijing)(英文本) (心悦文化出版社,2005,1)

1985-1987在美国IOWA大学研究量子场论的数学方法,了解到美国圣菲中心研究的问题与易经及内经有关。1997年在荷兰Vlodrop大学研究心脑电位脉冲的数学方法,认识到高层次的智能与人脑静息电位有关。这就涉及到道德经的“静则复命”,以及华严经深定中的“转识成智”。因此结合智能科学编注下列四经:

易经系统观(珠海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内经生态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华严经(行愿品)真空观(金城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7年增订版)

道德经自然观(心悦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

自1984年以来,识微老人在国际上及中国陆续参加有关生命优质化,开发人类大智及探讨人类心灵力量、心灵文化与心灵生态等会议,加上自己近70年的实践与修证,从各方面进行发言。但识微老人考虑到“自性”这一观念抽象而费解,故引进中国历代名家的观点,并参考科学前沿理论,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物质、意识、智能、人性与自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此, 分别已在1993年出版《人性是什么》,1996年出版《人类自性问题》,2010年发行《佛学开显自性光明》,于2011年1月将《自性光明论》作为人文哲学科学理论出版。

今天 美国圣菲研究中心正在组织多学科专家,研究生态维护,身心免疫,人类共同进化及生命的终极实体。显然这四大问题与识微老人前述《易经系统观》《内经生态观》《华严经真空观》《道德经自然观》相关。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研究太阳能指出,到一定的时候,太阳的光热能量是现在的250倍,人类将是遇难船中的旅客,但人类的尊严并不消失。上述四经教人各用不同方法,反回自性;人类的本来面目就在于此。因此2011年6月将上述四经列为“中国自然哲学基础丛书”而出版增订本。

科学家精神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1]。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2]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视频

牛实为 相关视频

物理学中最困难的问题:量子引力
4分钟看完物理学发展简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