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煤精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煤精印
圖片來自知乎網

煤精印,或称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1981年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出土的一枚中国古代印章,其主人是西魏名将独孤信,由煤精制成,呈小斜方截半立方體 [八棱二十六面球体],整枚印章共26个印面,其中正方形面18个,三角形面8个,正方形面中的14个镌刻有印文,共计47字。。印面边长均为2厘米,通体高4.5厘米,宽4.35厘米,重75.7克。[1]该印章是已发现的印面最多的中国古代多面体印章。[2]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煤精印是我国迄今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数最多的印章,且煤精印将楷书入印的历史提早了400多年。[3]

发现

1981年11月9日傍晚,中国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一个名叫宋清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旁的碎石中捡到了煤精印,当时他并不知晓这是什么东西,仅觉得似乎是个文物,将其送到了旬阳县文化馆,交给了县文化馆文物组的工作人员。虽然文物工作者后来识别出了它的材质,并认出了它是一枚印章,但不清楚其朝代,也不清楚其主人是谁,所以并未对其有多少重视,它被陈列在了博物馆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直至十年后,被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王翰章认出它是西魏名将独孤信的印章,才使该印章从此名声大噪。[1][2]

印文

煤精印(印文)
圖片來自一起扣扣网

这件多面体印章,由煤精石刻制而成。它共有26个印面,由18个正方形,8个三角形构成组印。印章的主人独孤信,祖籍云中县鲜卑族。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长女)、隋文帝杨坚(七女)和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四女)。此印集多印于一体,印文为公文用印(6面)、上书用印(4面),书信用印(4面)三种用途,在我国现有出土文物中,是首次发现。在此之前,只有在东晋南朝的六面印,它有14个全有字的印面,字数也多达47个。[4]

煤精印上14个的印文分别是“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啓事”、“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國之印”、“耶勅”、“信啓事”、“信白牋(箋)”、“密”、“令”、“獨孤信白書”。这些印文包括了从一字印到五字印的五种印文格式,功能上则囊括了公文、上书、书信等多种印章功能,反映了当时印章职能已经分化。此外,印面上共计47个印文皆为阴文楷书,它的发现证明早在南北朝时期,古人已经开始在印章中使用楷书,纠正了原先学界关于楷书入印最早为隋唐时期的观点。[5][2]

材质

煤精印的材质为煤精,又称煤精石、煤玉、黑玉、黑碳石等,是一种不透明、光泽强的黑色有机宝石,由碳和有机质组成,存在于沉积岩中,是远古树木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分解而成。在中国古代,有身份的文人墨客们常用煤精石制作文房用品,比如笔筒、砚台等,同时还有制作串珠、陈设品等工艺用品。但使用煤精制作印章十分罕见,所以这枚印章被直接称呼为“煤精印”。[1]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国宝档案2009年第309期——煤精印(上). 央视网. [2016-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2.0 2.1 2.2 国宝档案2009年第310期——煤精印(下). 央视网. [2016-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煤精印,百度百科
  4. 煤精印,百度百科
  5. “天下第一岳父”煤精印. 内蒙古日报. 2011-11-01.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