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滨田耕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滨田耕作(滨田青陵)

滨田耕作(《东洋历史大辞典》
上的照片)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出生 1881年(明治14年)2月22日
   大阪府岸和田市
逝世 1938年7月25日(57岁)
   京都府京都市
国籍 日本
母校 东京帝国大学
知名于 日本近代考古学之父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 考古学
机构 京都帝国大学

滨田耕作(日语:浜田耕作はまだ こうさく,1881年2月22日 - 1938年7月25日 [1]),号青陵(せいりょう),日本考古学家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校长。被称为“日本近代考古学之父”。他的儿子滨田敦浜田敦也是京都大学教授,研究日语。

生平

岸和田藩上级藩士滨田家的长子,出生于大阪府岸和田市。就读于大阪府立北野中学校(现大阪府立北野高等学校大阪府立北野高等學校),后被开除,转学到东京府旧制早稻田中学校(现早稻田中・高等学校早稲田中學校・高等學校)。之后,在第三次高等学校 [2](现在的京都大学综合人间学部)、东京帝国大学专攻艺术史,1905年毕业[3]。之后,留学欧洲继续研究考古学。返回日本后,任京都帝国大学考古学研究室第一任教授。1918年,被授予文学博士学位[4]。他在《通论考古学》一书中,给考古学下了定义:[5]“考古学是研究人类的物质遗物(基于人类的过去)的学问。”这本书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考古学教科书而广受欢迎,它提高了日本考古学的水准,并使考古学在日本传播开来。

他发现了梅原末治梅原末治末永雅雄末永雅雄小林行雄小林行雄等人,形成了京都学派的考古学。他将欧洲考古研究方法纳入日本传统考古方法中,并进一步调查了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亚洲遗址,为日本考古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7年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校长。1938年春后,生病住入京都帝国大学病院治疗,恰逢发生了清野事件(医学部教授清野谦次从古寺盗取古文书等被逮捕、起诉,被从京大免职)。滨田耕作因感到自己有责任而在7月初辞职,尽管处于病危状态,他还是出院返回家中,最终因肾萎缩而导致尿毒症并发去世。

死后埋葬在京都市左京区法然院墓地。1988年,岸和田市和朝日新闻社共同以他的名字设立了滨田青陵奖,授予取得考古学、历史、美术等优秀研究成果的人。

年谱

  • 1881年2月22日,出生于大阪府岸和田市。
  • 1894年,进入大阪府立第一寻常中学校学习。
  • 1898年,受到退校处分,转入早稻田中学。
  • 1899年,进入第三高等学校学习。
  • 1902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史学科学习。
  • 190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参与美术杂志“国华國華”的编辑。
  • 1909年,与野村琴寿结婚。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讲师。
  • 1913年,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助教授,前往欧洲留学。
  • 1916年,负责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考古学讲座。
  • 1917年,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教授。
  • 1925年,与岛村孝三郎原田淑人等人一起创立东亚考古学会。
  • 1931年,被推举为帝国学士院帝國學士院会员。
  • 1937年,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总长。
  • 1938年7月25日逝去,葬于京都鹿谷法然院。

代表著作

  • 考古学通论(1916年),参考了弗林德斯•皮特里(1853~1942)的《考古学的研究法及其目的》(1904)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 希腊纪行(1918年)
  • 南欧游记(1919年)
  • 通论考古学(1922年)(中文版译名为考古学通论,俞剑华译,1931年)
  • 百济观音(1926年)
  • 桥と塔(1926年)
  • ミハエリス氏美术考古学発见史(翻译,1927年)
  • 博物馆(1929年)
  • 考古游记(1929年)
  • 东亚文明之黎明(1930年)(汪馥泉译,1932年、2015年;杨錬,1935年,译为东亚文明的黎明)
  • 天正遣欧使节记(1931年)
  • 庆州の金冠冢(1932年)
  • 新罗古瓦の研究(共著、1934年)
  • 考古学研究(1938年)
  • 日本美术史研究(1940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 考古学入门(1941年)
  • 东洋美术史研究(1942年)
  • 东亚考古学研究(1943年)
  • 青陵随笔(1947年)
  • 滨田耕作著作集(全7巻,同朋舍出版,1987年~1993年)

传记

  • 藤冈谦二郎《浜田青陵とその时代》(学生社學生社,1979年)
  • 《东方学回想 Ⅳ 先学を语る〈2〉》(刀水书房、2000年),收录了有关人士座谈会。

相关影片

 

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