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在2014年5月6日华家池校区正式启用,并举办了首次论坛[1]。校领导金德水、宋永华、罗建红和医学院院长段树民院士、转化医学研究院新任院长孙毅等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目录

运作机制

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在会上介绍了转化院的运作机制。作为初始创设的研究机构,学校建立了由学校、学院、附属医院共建共管,共享转化成果的体制机制,以及学校、学院、附属医院分担建设和人才引进经费的机制。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基金。同时,转化院创新设置了转化医学专项绿色通道职称特别评审制度和工作流程。在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还将通过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为临床与转化研究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撑服务。同时,技术支撑队伍的建设也已列入工作计划,转化院与公共卫生学院和基础医学院合作,汇聚专业人士组建了生物医学信息学、统计[2]与数据处理、临床流行病学、学术咨询等提供专业服务和咨询的技术支撑队伍。

硬件设施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落址在华家池校区中心楼北楼。这栋楼一共有六层,分别是医学影像平台、公共平台和实验室

机构任务

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在讲话中说,医学是一个特别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转化医学的本质是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学科交叉。学校决策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目的就是要利用学校的优势工科促进医学的发展,同时以医学的高端需求带动工科的进一步提高。他希望转化院与附属医院密切配合,不仅要支持医生的科学研究,更要为培育一流的医学科学家服务,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顶级医院。

领导寄语

金德水在仪式上讲话。他说,“世界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医学院,浙江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势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医院以及转化院”。转化院的成立,能破解基础到临床的实践应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转化院的工作,他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创造转化条件,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二是增强转化能力,充分发挥每位PI的积极性和创造潜力;三是提高转化成果,缩短转化时间。四是创新转化机制,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与校内、国内国际以及企业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长段树民,省卫计委副主任徐润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先后在会上讲话。段树民在讲话中对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转化院筹建办成员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徐润龙希望转化院能找准研究切入点,与我省实际相结合,打造资源整合的“战略团队”,早日开花结果。詹启敏认为浙江大学转化院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机制体制,并引进一批年轻才俊,相信几年后一定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巴德年以“浙大风格、浙大速度”肯定转化院的建设进度,提出“医学院是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进军的重要方面军”,应以“东西两翼、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为基本战略为学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张学敏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詹启敏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浙大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院士,浙大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等到会祝贺,并出席论坛。张学敏、詹启敏等专家分别围绕就转化医学的热点问题作了主题报告。

发展目标

2014年1月到岗的“千人教授”孙毅在受聘转化院院长之后,会上介绍了转化院的筹建过程和工作目标。他说:“转化医学的出发点是做医学基础研究的人怎样做出真正对病人有用的研究,运用基础取得的成就,改善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孙毅介绍说,转化院将通过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为临床与转化研究提供高度专业化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撑服务。根据研发工作的需要,将建设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显微与成像技术平台、分子病理技术平台、生物力学技术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生物资源库,并与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合作共建脑影像科学技术中心。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是根据医学发展模式和转化医学的研究特点,以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根本目的,面向临床、服务临床的研究基地。转化院将探索建立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价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浙大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学科交叉促进医学及相关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打造浙江大学品牌的名医大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