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亭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亭街道

中文名 :流亭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流亭街道隶属青岛市城阳区,介于北纬36°06′25″-36°10′06″,东经120°16′21″-120°20′51″。东邻夏庄街道,南接李沧区,西隔胶州湾与红岛街道相望,北与城阳街道毗连。东西最大横距10.2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千米,总面积59.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5千米。 截至2014年,辖27个社区 ,总人口132978人(2010年)。

2014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财税总收入2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66亿元;外贸进出口24亿美元。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1]

位置境域

流亭街道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南部,介于北纬36°06′25″~36°10′06″,东经120°16′21″~120°20′51″。东与夏庄街道相邻,西濒胶州湾与红岛街道隔海相望,北与城阳街道毗连,南与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和娄山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0.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公里,总面积59.59平方公里。陆地边界线长19.9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总长11公里。

地质

地质形成流亭街道域内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为滨海丘陵地带区,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构造部位。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距今约0.8~1.29亿年的燕山运动晚期,相继有熔岩喷发和花岗岩广泛侵入,缓慢冷却上升,逐步构成现存的地质轮廓。部分为丘陵过渡带,其余部分皆为白沙河下游形成的小冲积平原。地质构造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

地形地貌

域内地层为火山喷发岩产物,包括凝灰岩、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大都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第四纪地层分布广,自崂山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流亭街道约在8~30米之间,多由砂土、砂质黏土、砂砾卵石组成。西后楼-双埠-女姑口一带分布有青山上亚组;仙家寨-城阳街道前桃林一带零星分布有青山下亚组。

流亭街道地貌属平原剥蚀堆积地貌类型区,地势基本呈东高西低状,有少许丘陵土坡。白沙河两岸多冲积层,海拔在5~10米之间。滨海滩地,主要分布于双埠、李家女姑、苇村滨海沿岸的海退地段,地貌缓平,是海积平原,属海积地貌,其坡降在0.1%左右。女姑盐场(现空港工业聚集区)属人工地貌。

女姑山位于流亭街道的西南部,海拔59.6米,属石门山支的中支;双埠村前后有两个山丘,海拔分别为24.5米、22.3米;红埠村前的红埠岭,海拔44.2米。

气候

流亭地域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季风进退明显,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的特点。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气候特征表现为:春季较冷回暖晚,夏无酷暑雨水多,秋季偏热降温迟,冬少严寒雨雪少,并且有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水资源

水资源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至20世纪70年代初,流亭地域地下水丰沛,水位一般在-3~-5米。白沙河常年流水不断且水质优良,是青岛市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是时,女姑山、赵哥庄等村庄亦建库塘,拦蓄大气降水。80年代初始,大气降水量平均偏少,加之采集过度,白沙河常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地下水质及土地盐碱化。90年代,拦白沙河蓄水,沿河两岸地下水位提高,海水倒灌态势得到控制。

土地资源

域内行政区域几经调整,辖区面积亦多次变动,1987年辖区面积为41.3平方公里,2003年为59.59平方公里。

境内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72.7%;盐碱荒滩及海涂面积(后为人工地貌)18.3平方公里。分布于沿海一带;丘陵高埠仅占总面积的5.0%。

按照国家土地生产力分级原则和山东省土地分级八项标准划分,境内土地70%以上属于二级地,属上佳耕作用地。沿海滩涂的盐业、海产养殖用地属七、八级地。

根据街道办事处土地管理站土地用途分布情况调查统计,2003年末,境内主要用地分布为:耕地与非可耕地(含土地)585公顷;交通路网建设用地454公顷;民航青岛国际空港用地507公顷,建设用地3556公顷。工业、交通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6%。

植被资源

流亭域内林木植被自然分布属华北落叶阔叶林带胶东松栎林区。因地处亚热带之终、北温带之始,又濒临黄海,故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南北各方多种植物在此生长或驯化繁殖。

白沙河畔周围的沙滩与田间生长着温带沙生植物,有节骨草、狗尾草、三棱草、乌眼草、剌八菜、老鼠布袋、蒲公英、苦菜、荠菜、灰菜等。此类植物对沙滩能起保土固沙作用;沿海沙滩生长着温带盐生植物,常见的有碱蓬、碱蒿、芦苇、柽柳、獐毛草等。半湿型阔叶落叶树种主要有杨树、柳树、槐树、榆树、楸树、梧桐树等,落叶灌木树种有棉槐、蜡条等。农业栽培植被的覆盖率为90%,其中经济林木有葡萄、山楂等果树。

人口民族

人口

总户数2.4万户,户籍人口6.9万人,流动人口7.3万人。

民族

截至2003年,全街道有朝鲜族、满族、回族、侗族、蒙古族、土家族、彝族、壮族、苗族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