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汲水门 |
---|
|
汲水门(Kap Shui Mun,原称急水门)是香港海峡之一,位于大屿山东北及马湾之间,为香港维多利亚港西面的出口,与东面的鲤鱼门相对。
这个海峡是由南中国海往珠江流域的重要水道之一。汲水门的水流颇为湍急,所以过去被称为急水门。但由于这个名称被认为不利,所以取其谐音改名为汲水门,以示汲水无波之意[1]。
鉴于汲水门道窄浪急,政府于2002年将汲水门划定为“特别区域”,凡超过10米的船只如利用汲水门航道只可往维港方向航行[2]。
历史
文献记载
据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官富山在新安急水门东,佛堂门西……”官富山是指今日九龙半岛以北群山,佛堂门即位于新界西贡区东南部,急水门则是早时汲水门之称呼。清朝文牍当时亦把维多利亚港称为“中门”,直到开埠才用英国当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命名。
汲水门为进出香港其中一个主要水道,清初时已有士兵驻守位于汲水门侧的马湾小岛,目的是抗衡当时肆虐的海盗 。
九龙关
于1875年 (同治14年),清朝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要求清廷增加通商口岸,订立通商章程及鸦片税务。到1886年,双方又签订《管理香港洋药事宜章程》(亦称《香港鸦片协定》),容许英国人可以在九龙边境地区设置海关,为“九龙关”,是由洋人管理的中国粤海关属下之分关,负责收税、边境巡逻及打击鸦片走私活动等事宜[3]。
于1897年 (光绪23年),汲水门税厂落成并立“九龙关”石碑纪念[4] 。不久于1898年马湾就随《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予英国99年,中英边界北移至深圳河,税关亦随之关闭[5]。昔日汲水门税厂的位置旁,是马湾乡事委员会现址,会侧仍存有“九龙关”碑石 。
另一块“九龙关借地七英尺”石碑之成立,事缘英军向村民开路,想筑路通往北湾,以联系青衣及青龙头两汛,方便共同征税和缉私;但村民认为民地会被占用,经调解后终答允借地,然而路宽只限于七英尺,因此官民立碑作据。
镇流碑
在马湾的北面,面向汲水门的马角嘴,还有一块刻上“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因为汲水门水流急湍,相传船只在马湾一带经常发生意外,村民于是请了高僧作法写了三块“镇流碑”,立于两岸的大屿山及马湾,祈求海上平安[6]。马角嘴的是在马湾两块中的其中一块,另一块则在南面对住汲水门的龙虾湾,而这一块已倒塌,并埋藏于龙虾湾沙滩之中。至于馀下一块镇流碑就在对岸大屿山北面的的二转湾海旁。
防卫
此地为由香港入广东省城的要隘,如果大量军舰集结于此可封锁虎门,旧日归属广州府新安县大鹏协右营驻防。
影片
参考文献
- ↑ 坐言集之马湾简史 (PDF). [2018-07-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9).
- ↑ 汲水门道窄浪急 只准单向行. 明报. 2015-10-26 [2018-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 ↑ 《知情识趣游香港 3》. 【山城纵走】你没看过的香港:马湾. 友晟出版社. 2017-01-14 [2018-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1).
- ↑ 坐言集之九龙关:九龙关借地七英尺 (PDF). [2018-07-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11).
- ↑ 香港岛屿 (二) 马湾. 香港地方. [2018-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
- ↑ 阿群带路. 香港故事:《马湾的石碑》. 2013-06-07 [2018-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3).